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宿迁曾有个道台府清代宿迁城曾有四品官中
TUhjnbcbe - 2022/10/28 11:57:00

中国江苏网1月18日讯要是有人问你,古代宿迁最大的官员是什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知县了。其实你错了。且不说汉唐时期设在宿迁城内的州、郡级别的行*长官,就是清代的宿迁城,也有很多比宿迁知县更大的官员。宿迁市历史文化研究者王晓风昨天对记者说,在古代宿迁,纯粹的*府行*官员序列中,不包括*事武装驻扎宿迁的武官,就有一个远比宿迁知县官职大很多的淮徐道道台。

清代宿迁城曾有四品官

据王晓风介绍,清代道台为四品官,其主要职责是协助督、抚、藩、臬诸地方人员管理*务,监督府、县。在老百姓心目中,道台是个很大的官了。鲁迅先生小说《故乡》中那位豆腐西施杨二嫂说:“迅哥儿在外头做大官了,听说是放了道台。”可见,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道台这个官是很有权势的。

设在宿迁的道台府,主要职责以管理河道和漕运为主,名曰淮徐道衙署,管辖范围从淮安到徐州河工漕运这两项国家大事。后来连海州的河工漕运也都划归淮徐道管辖,更名为“淮徐海道”,管辖的范围扩大到徐、淮两府,海、邳两州,加上16个县。

清末《宿迁县志》在《官署》一章中,对于这个衙署也有所记载:“淮徐海道衙署,在城东北,雍正十一年建,乾隆五十四年知县孙凤鸣毁地基变价,今废。”

那么,这个淮徐海道台府,最早是什么时候设在宿迁的呢?王晓风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根据民国初年缪荃孙主编的《江苏通志稿·大事志·第四十卷》中记载:“(康熙)十七年正月乙酉,河道总督靳辅遵旨复奏:中河分司向驻宿迁,今缺裁归并淮徐道,应令该道驻扎宿迁,以统辖漕运咽喉。”从此文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康熙皇帝对于靳辅这一动议是准奏的。可见,最早在康熙十七年,由于宿迁开通皂河及中河,在国家漕运大*上,地位越发重要,成为漕运咽喉,于是就将原来设在徐州城的淮徐道衙署,改设在淮安府和徐州之间的宿迁县了。徐州城淮徐道衙署改为淮徐道行署。

当年道台府或在老城区

但从《清史稿》和《徐州府志》等资料上来看,康熙十七年淮徐道衙署移驻宿迁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便将其重新迁回徐州。直到雍正十年,才重新迁回宿迁。《江苏通志·四十三卷》中记载:“(雍正)十年二月乙未,以性桂署刑部尚书,魏廷珍为漕运总督。甲寅,移江南淮徐道驻宿迁县。”这次将淮徐道重迁宿迁,并将原本不属于淮徐道管辖的盐*事物也划归了该道管理。

此次移驻淮徐道,经历了较长时间,直到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之后,经过宿迁,感觉到宿迁在河工漕运的地位颇为重要,于第二次南巡之前,又将海州的河工管理事宜划归淮徐道,合称淮徐海道。《江苏通志·四十五卷》记载:“乾隆二十三年,十月乙丑,移淮徐海巡道驻宿迁。”直到乾隆三十年,朝廷裁撤淮徐海道,以地方分巡事务归淮徐、淮扬两河道兼管。

有关淮徐海道衙署在宿迁的具体位置,县志上只是记载了在宿迁城的东北,在乾隆末年就已经被当时的知县拆毁,并将地基变卖了,至今已有多年,其坐标早已无法寻找。王晓风说,从种种迹象上分析,这座衙署很有可能是在老城区新盛街的北首附近。

衙署虽不在模样可推测

在清代早期的宿迁城,不仅有淮徐道衙署,还设有中河分司、宿桃归仁同知、宿虹同知、六塘河同知、运河同知、运河通判等官署。这其中,除去宿桃归仁同知(后改为宿南同知)衙署设在归仁堤,宿虹同知(后改为宿北同知)设在洋河以外,运河同知、中河分司、运河通判和淮徐道衙署都处在宿迁城东北这个方位。

宿迁著名的藏书家王相的曾祖王林,就在乾隆元年和乾隆十年两次出任过运河通判,后任宿虹邳睢同知等河工官职。王相在《倦圃落成感事》七律诗前序言中写着“余生于宿迁城北新盛街旧宅。”根据古代衙署的大多数惯例,一般衙署的长官大多住在衙署后面或旁侧的内宅里。尤为巧合的是,在县志记载的乾隆五十四年,宿迁知县孙凤鸣将淮徐道衙署地基变卖给私人的时候,正是王相出生的年份。因此,王相自述出生在新盛街的旧宅,也许就是出生在其家族购买的淮徐道衙署的宅基上。

淮徐道道台的官职既然比宿迁知县高出一大截,其衙署亦应该比知县衙门规模更大。虽然这座衙署早已消失,历史资料亦无从考证,但我们从徐州至今保存并于去年修缮一新的淮徐道衙署,以及其他的道台衙署的规模,可以推测出宿迁淮徐海道衙署的大致结构来。

宿迁有地位楹联来作证

一般道台衙署的大门口都有一道高大的照壁,一是遮挡路上行人的视线,二来也可以在上面贴出告示和宣谕的内容。大门口东西各有一尊高大威武的石狮,门两侧有东西角门,大门内位列两方的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班房,大门内复设仪门,这是礼仪和等级的表现,进入仪门后便是大堂,为道台处理重大*事、主持审判的厅堂,也是举行重大典礼、迎接上级官员和圣谕的地方。

大堂廊柱上有楹联,淮徐道衙署大堂楹联为:“地居*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官作*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这副楹联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宿迁的地域特征,和淮徐道主管的河工漕运的事务。

大堂后面是二堂,二堂是处理一般民事案件的地方,由正堂、东西厢房和东西耳房组成一个院落。堂上悬挂写有“正大光明”四字匾额。设有三尺公案,两边置放“肃静、回避”的禁牌。三堂便是行*主管的内宅,由上房、东西厢房组成。上房的门额上写有“退省”二字,提醒道台遵循儒家“退而省身”。此外,道台衙署内都有衙神庙,里面供奉古代衙役们都需要祭祀的衙神,官员上任的时候也要祭拜衙神,另外还有书房、厨房等附属设施。

民间有传说相传到如今

在一个县城里面,有着一个比知县还大的官员,这两者关系势必不太好相处。宿迁民间有一个故事,说是当时宿迁县令很有文采,但颇好酒。一日,在城南梧桐巷附近的酒楼里宴请淮徐道道台,因为淮徐道主管河工,道台姓何,因此大家都称其为何道。宾主二人喝得正酣,忽听酒楼下传来阵阵喧闹,俯视楼下,只见几个小孩子拿着长棍打梧桐子吃。梧桐子落地,大家在地上一起抢夺,嬉笑玩乐,非常热闹。

何道台见此情景,随口吟咏道:“”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宿迁知县随口对出下联:”何道开河道,河道深,何道升。何道台听了大喜,连声称赞知县好学问。过了半年,就保举知县升任了知府。

当然,民间传说毕竟不是史实。王晓风查考担任过宿迁的淮徐道道台的官员,记录在案的道台中,并无一位姓何的道台大人。在宿迁城的淮徐道道台共有六任,第一任是仪封人张师载,第二任是旗人正白旗白嵘,第三任是直隶通州人王鸿勳,第四任名叫英廉,第五任是桐城人姚庭栋,第六任是惠民进士出身的王云铭。

淮徐海道迁至徐州后,于光绪年间改为徐州道台,其衙署旧址在文亭街,占地1.5万平方米,是徐州最大的官署。先后成为曾国藩、李鸿章的淮*指挥部,张勋的帅府,伪淮海省省*府所在地。年国民*府颁布法令,道台被废除。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装甲兵司令部驻守在此。年,毛泽东第一次到徐州视察,曾在这里小歇。如今,徐州市正在着手对其部分遗存建筑进行修复。

1
查看完整版本: 宿迁曾有个道台府清代宿迁城曾有四品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