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光疗吗 https://m.39.net/disease/a_9084681.html不懂孤独,不读王维。那个客居他乡的十七岁的少年,给“忆”做了一个完美的诠释:何谓孤独,何谓想念,何谓深情,何谓高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忆山东兄弟”的场景可以用简单归纳为:时间:重阳节情绪:孤独状态:遥望事件:怀念远方的兄弟关键词:忆、独、异2、倍、遥这个画风是这样的:为了方便对照,我们再看看苏轼同学的“兼怀子由”的场面:时间:中秋秋夜情绪:快乐KTV麦霸ing状态:醉并略显丧心病狂事件:怀念远方的兄弟苏辙关键词:欢、醉、兼这个画风是这样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独”,“异乡”,“异客”,“独在异乡”,“独在异乡为异客”,作者用了短短七个字,写了五种不同程度、不断叠加的孤独;直到,幻灭。独,独自,仅仅意味的是孤单吗?不,独自真正意味的是孤独。孤单,有时候像一种茕茕孑立的形影相吊,自说自话的顾命自怜。孤独则不同,孤独是一种寻觅,为了超越孤单的一种寻觅。孤单,是因为没有陪伴的寂寞;孤独,是因为没有知己的落寞。异乡,他乡,不为我们熟知的,带着新鲜、好奇亦或陌生的地方;当然,倘若有一份好的心情,大可以带着心情去旅行。在异乡,倘若有上三五好友,一二知己,异乡或许会是煮酒,或许会是品茶,有流觞曲水,有丝竹管弦,或横槊赋诗,或引吭高歌……异客,疏离且陌生。看似属于,却不属于这里。独在异乡,形单而影只。望穿秋水的遥忆,落寞孤寂的身影。独在异乡为异客,可以用下面五个字概括:孤单、孤独、孤城、孤影、孤寂。“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年,为了梦想而成为了“西漂”一族,平日里,对家乡的思念也是深沉的,而佳节,成了思念的加成。“遥知兄弟登高处”不是遥望,而是深知,甚至那份亲情、那份默契、那份思念。这里的兄弟,并不仅仅是泛指,更是特指他的弟弟王缙,这份饱经风雨,饱经别离却又无比坚定、生死与共的兄弟情,令人赞叹!王维才华早显,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均聪明过人。王维五十五岁时,因为曾参与过“叛乱”而被下狱,按例当斩。此时已经官至刑部侍郎的王缙却因平叛有功,又自动请求削籍为王维赎罪,最终王维获得宽宥,先后做了太子中允后迁为中书舍人,最终官至尚书右丞。“遍插茱萸少一人”没有你,再喧闹的地方也是孤独;你守望着家乡,我守望着孤城;千里清秋,遥岑远目,栏杆拍遍,何人知,登临意?《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孤独,是一份修养;不懂得孤独,不会在边塞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这样的幻境;不会因送别而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惺惺相惜。因为感受过孤独,才能体验到孤独,才会感同身受,才会有那样的祝福。孤单和孤独的关系,很像寂寞和落寞的关系。寂寞和落寞大约有太多的不同:寂寞像一支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豪迈时而婉转,然而,我们总会遇见那些熟悉的歌声,也就可以遇见熟悉的人,有了熟悉的人,或许就有了陪伴,远离了寂寞;落寞更像一首诗,绝句也好律诗也罢,小令也好长调也罢,然而,我们很难遇合真正的知己,没有了知己,高山流水自然无人体会,因此,也就难以逃脱落寞,只是,在落寞中,多了几分对生命的思考,也就自然多了几分成熟,多了几分成长。九月九日,在他乡;那年我一人,迷失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