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俗语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需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
时间好快,今年霜降节气在重阳节气之前,这还是比较少见的。今年的霜降节气是在农历的九月初七,当然,主要是因为今年农历闰四月了,所以后面的月份都推迟了一个月,倒是把九月九重阳节推迟到霜降节气之后了。农历九月初九,俗称“九九重阳节”,这里面说的重阳节,还有个明确的说法,说的是在古籍《易经》中,“九”是阳数,也就是“奇阳偶阴”,“九九”说的是两个阳重叠,也就是说的“重阳”的意思,所以重阳节就这样被说开了。农民也有很多关于重阳节的农谚俗语,这些俗语多半与重阳节当天的天气变化有关,并且通过这些俗语来预示冬季的年景。其中有这么一句:“重阳无雨看十三,十三无雨一冬干”,这句话到底啥意思呢?这句话的表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说的是重阳节这天天气不下雨的话,农民就看九月十三这天下不下雨,当然,农民还是希望能够下雨的,如果十三这天还是没有下雨,那么预示着这个冬天很天干,是干冬。对于农民来说,重阳宜雨不宜晴,俗话说“不怕重阳连阴雨,就怕十三一天晴”,这句话也是说的期望重阳节下雨,素有“重阳下雨一冬淋”,说明这天下雨是湿冬。干冬好还是湿冬好呢?在农民看来湿冬带来冬季充沛的雨雪,土壤墒情好,气温比较低对于冬季农作物控旺有很大好处,所以农民还是湿冬好。干冬与湿冬是两个相反的气候,干冬不利影响就是对湿冬有的。我们今天就来通过说说干冬不利影响:干冬气候特征有:气候温暖、天气晴朗、雨雪偏少,正是这些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们知道,干冬的气候温暖,地表温暖过高,不说下雪天气,就是下雪了,地表也承不了雪,可能下霜的机会也不多,这样导致自然界中土壤中的病菌,农作物病毒,虫卵得不到自然冻死,到了春季惊蛰节气之后,百虫苏醒,虫卵大量繁殖,病菌滋生等,这样给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完成很大的破坏。而干冬繁殖雨雪少,对于果农来说也是不利的,冬季果树也是需要保持墒情的,还有很多地方墒情不好,还要浇防冻水,这样能够保证春化之后,果树迅速得到水分补充发芽。干冬也会带来“倒春寒”的天气。冬季温暖,说明冷天气还没有到来,只是推迟到春季了,而春季带来的雨雪天气,就形成了冻害的“倒春寒”天气,使春化的农作物受冻害。综上所述,农民还是比较期望是湿冬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