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哪些名 [复制链接]

1#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中国古诗中,花的种类繁多,不同的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有的寄托了诗人的美好祝愿,有的表达了诗人的傲骨丹心,有的体现了诗人的伤感情怀。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这首诗通过写梅花在严寒中怒放,洁白无瑕,赞美了梅花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和顽强的生命力。

梅花的花期是冬春季,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中年时投身军旅生活,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的高贵品格。这首诗中,梅花即使凋零并化作尘土,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诗人通过诗句,间接表达了自己追求高洁的志向。

梅花

荷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四大家”。西湖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周敦颐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爱莲说》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映出作者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荷花

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散文家。他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这首诗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

唐代诗人元稹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菊花

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赏牡丹》

刘禹锡是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这首诗,通过对芍药和荷花的描写,突出了牡丹的姿色。当时,到了开花的季节,牡丹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牡丹

读者朋友们,你们喜欢哪种花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