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服务+线上技术,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适老化服务的新趋势。
年重阳节即将到来,由全国老龄办、国家反诈中心指导,北京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安全保卫总队、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蚂蚁公益基金会|蓝马甲等主办的全国敬老月暨蓝马甲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在京举行。
全国敬老月四大主题活动同时揭幕:全国首个地铁助老防骗微站点亮相北京、助老防骗答案展首站落地郑州、全国10城场进社区活动启动、长辈版防骗码上线支付宝。
现场,蓝马甲同时发布“数字助老两年报”,2.4万名志愿者走入70城服务36万老人。
△图: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钱猛发布蓝马甲数字助老两年报
微站点、答案展,敬老月活动精彩纷呈
“第一次看到地铁站里也能学习防骗,新鲜!”北京宋家庄地铁站,木樨地社区居民周宝平跟着反诈盲盒互动学习防骗知识,“走过路过都能学一学,太方便了!现场实际操作,我记得更清楚了。”
△图:周宝平体验全国首个地铁助老防骗微站点
这是全国首个建在地铁站里的助老防骗微站点。年内,全国还将有10个微站点陆续建成。记者观察到,地铁站人流密集,周边社区也有不少老年人,是不错的助老防骗宣传地点的选择。
△图:郑州答案展现场
与北京微站点同步揭幕的,还有敬老月主题活动——郑州蓝马甲“答案展”。答案展将老人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骗局设计成一本“书”,引导老人自己寻找答案。现场,支付宝暖洋洋客服热线也会现场答疑,一对一为老人解惑。
70多岁的张四茹奶奶正在逛展,她是郑州普罗旺世社区民间文艺团团长,也是一名蓝马甲银龄讲师。她导演的反诈短剧被最高人民检察院采用,并在社区巡演。“老人最怕的是钱没了,希望在这里大家都能找到骗局的‘答案’。”
敬老月期间,蓝马甲还将走进上海、杭州、重庆、南昌、长沙等10余城市,举办千场社区服活动。9月29日,江西“首条蓝马甲助老防骗公益示范街”将亮相红谷滩区。蓝马甲也将联合肯德基在昆明推出全国首个网络安全助老餐厅,积极营造全社会敬老助老氛围。
技术+服务,湖南健康码上线“长辈模式”
中国老年人口超过2亿,且每年逐步攀升。数字发展确实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但“数字鸿沟”不应成为“服务鸿沟”,蓝马甲力在线下服务上“加法”、在技术上做“减法”。
全国敬老月期间,除了四大主题活动外,蓝马甲数字助老实验室正式推出新型反诈类安全教育服务——长辈版防骗码。老人可通过扫码答题获得全国防骗“绿码”。长辈版界面更简易,题库也更符合老人受骗高危场景。
△图:长辈版防骗码截图
此前,数字助老实验室已上线了针对老人的暖洋洋客服热线、全球首个应用于反欺诈的交互式风控产品“叫醒热线”、支付宝长辈模式等。“数据显示,9成老年人被骗时会听劝停止转账。”蚂蚁集团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钱猛认为,技术和服务是互通的。“服务中获取的老人经验能帮我们提升产品体验,比如多大的字号、什么样的符号是老人可接受的。而科技又能帮助老人更好的去使用数字化的科技,提升老人使用安全感。”
此外,在湖南,通过支付宝平台,登陆湖南健康码,子女可以通过“老人代办”等服务,帮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在自己的健康码上,进行家庭成员的健康码申请代领,以解决他们不会操作申请的问题,另外,考虑到父母视力问题,老年人还可以启动支付宝健康码的“长辈模式”,字体更大更清晰。
2.4万名志愿者走入70城服务36万老人
自年启动策划蓝马甲行动以来,在全国老龄办、国家反诈中心指导下,项目已经走进了全国70多个城市,通过社区讲座、驻点服务驿站、数字生活体验点、沉浸式防骗展、助老防骗大篷车等多种形式,为老年人提供助老防骗“身边人”服务。
在长沙,今年以来蓝马甲公益服务行动共计服务开展超过场次,覆盖50余个社区,通过防骗讲座、社区驻点、生活节等方式,为长沙地区3万余居民提供防诈骗及跨越数字鸿沟服务,共余名社工、志愿者参与到服务中来,服务获得公安、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2.4万名志愿者成为了蓝马甲的中坚力量。他们分别来自政府、警方、企业、高校、银行、基金公司、公益组织、社区、老年大学等方方面面。70多岁的蓝马甲志愿者“摇滚奶奶”董云蓉以一首“蓝马甲之歌”唱出老人心声,获得年度“中华慈孝人物”。
“适老化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事,蓝马甲的‘技术+服务’是一次新模式的探索。”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宋宏云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能积极参与,共同拓宽服务半径、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数字助老的补位者。
潇湘晨报记者李鑫智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