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于漪回信一周年,这家上海示范幼儿园双减 [复制链接]

1#

要英(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

金秋时节,魔都教育又传丰收的佳话。一晃,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给乌南幼儿园龚敏园长回信一周年了。这一年以来:双减战略成为国家意志、我们隆重纪念了党的百年风华、中国奥运天团捷报频传、神舟十三号横空出世……无数辉煌的成就,激励着教育工作者。

那么,作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乌南幼儿园又有些什么具体而生动的变化呢?有幸结识特级园长龚敏这位幼教带头人,已经有些时候了。不过,能作为嘉宾走进这所口碑声中的徐汇名园,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

乌南幼儿园的荣誉墙

于漪回信主旋律

10月22日,我应天平德育圈和龚敏园长的邀请,出席乌南纪念人民教育家回信一周年学术研讨活动。会上,龚敏园长朗诵了于漪去年10月的回信,让大家得以重温语重心长的教导。

乌南幼儿园特级园长龚敏作主旨演讲

佳话的起因是这样的:去年教师节期间,《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的知名栏目《十日谈》刊发了龚敏文章《成为读懂孩子的专业者》。这篇文章开头,龚敏充满真情地告诉读者:“二十多岁时,在主席台前的空地上;因为没座,年轻的我和伙伴们乐呵呵地席地而听于漪老师对教育的理解。庚子年教师节前夕,再次线上聆听人民教育家于漪前辈的情怀金句;已是泪流满面。不是吗?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未来!”

龚敏也曾经对我强调说过:“于漪就是一座丰碑。”龚敏文章发表之后得到了很多晚报资深读者的鼓励,其中就包括我也熟悉的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兼主任洪民荣研究员的赞赏。热心肠的洪民荣甚至还提议龚敏园长直接给人民教育家写信请教,以企乌南幼儿园得到宝贵指导。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研究员祝贺乌南幼儿园纪念于漪回信一周年学术研讨活动

于是,龚敏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给自己心中的丰碑写了封请教信。不过她并不直接认识人民教育家,如何传递这封信呢?洪民荣把龚敏推荐给另一位重量级的热心人——上海教育界的老领导(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和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上海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也是于漪事迹和教育理念最早的推介者王荣华教授。

王荣华教授为赴京受奖的于漪老师送行

王荣华教授在其上海教育基金会的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龚敏园长,耐心地听取了龚敏在夜光杯写作的缘由和致信于漪前辈的诉求。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向来注重为基层办实事的老领导为了她的信再专门致信人民教育家。老领导向人民教育家介绍了龚敏园长,并且在信中高度评价乌南幼儿园是一所“重研究、勤实践、争上游、有特色”的幼儿园;落款时间则是去年的9月28日。

在热切的盼望中,人民教育家于漪真的给龚敏回信啦!为了表达对于漪敬意和更好地弘扬她的奉献精神和教育思想,10月30日上午,王荣华教授特地率上海教育基金会的多位专家一起光临乌南,传递并指导龚敏和老师们学习于漪回信。

书法家王荣华教授亲自书写于漪回信全部内容,并捐赠给乌南幼儿园

上海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教授赠送给乌南幼儿园老师品读的学术著作

人民教育家于漪前辈在回信中,首先对龚敏园长和乌南幼儿园的已有办学成绩给予了积极鼓励。接着,她就进一步指出:“教育是高难度的工作,因为她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基础教育、学前教育,面对的是青少年、未成年人、儿童乃至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心、细心、精心、耐心,来不得半点马虎与疏忽。”她还对龚敏强调:“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宝贝、国家的宝贝,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都应赢得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此,教师就须努力提高自己的德、才、识、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锤炼自己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

这是龚敏首次接触到“大基本功”的概念,她和乌南老师们很受触动!而让龚敏和乌南全体员工及家长们尤其感动的是,于漪前辈还谦虚地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深感自己的师德、师能与党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有距离,故而锲而不舍地努力,一辈子学做教师,不愧对亲爱的学生。”对此,龚敏感慨地和我说:“这是多么崇高、热烈而又瑰丽的情怀啊!”回信,自然是乌南的高贵财富!

于漪回信中还介绍了自己对新时代五育中的薄弱环节——劳育的见解,这确实是一个社会性的时代课题和新挑战;于漪鼓励乌南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大胆探索!

于漪回信龚敏鼓励其探索劳动教育

五育更上一层楼

随后的一年,乌南幼儿园在于漪回信精神的鼓舞下展开了五育新探索。这一年的探索,有对自我成功经验的坚持,更有根据形势发展所作出的新尝试。

如在德育方面:今年正逢百年风华,如何让幼儿园的小孩子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其实是个新课题;龚敏和老师们采取了自我启蒙和外联合作两个手段来努力实践。

自我启蒙主要就是让孩子们根据幼儿读物、声像资料、亲子阅读等,了解一些共和国著名英烈和楷模人物的主要事迹线索,并且鼓励孩子在校内场合大胆交流;于是孩子们知道了董存瑞、永不消逝的电波、抗美援朝电影和巴金的有关故事。

石莹老师主持乌南幼儿园于漪教育思想学术座谈会

乌南幼儿园副园长虞丽报告:于漪回信一年来的乌南新探索

教研组长、十六年教龄的孙婷老师发表感言

教龄八年的华师大硕士池涛畅谈学习于漪回信体会

海归教师沈颖分享乌南实践体会

外联合作是指和天平社区内的知名小学联合推进主题活动,特别是邀请能说会道的天平德育圈小记者来乌南幼儿园讲述党史故事。如今年上半年的第二学期之初,高安路一小三年级的陶辰辰同学就给乌南幼儿园大班的同学们讲述了李大钊故事,告诉了大家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石库门及嘉兴南湖成立概况和她自己对于幸福社会奋斗目标的理解;她甚至为乌南小朋友提供了自己讲解用的绘画即图解作品。

徐汇邮政公司办公室主任俞巍和天平德育圈小记者、小邮递员陶辰辰合影,将为乌南幼儿园订阅明年的《新民周刊》和《新民晚报》提供优质服务

大手笔是向阳小学三年级的乌南校友们集体回母校,给师弟师妹们讲述党的一大代表们的历史故事;这被乌南老师们认为是最好的感恩母校活动,轰动了天平德育圈。

智育方面,更显智慧并在顺其自然的原则下激发了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如余佳老师喜欢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给中班的孩子们讲解春分、秋分背景下的古诗词和相关联典故;同时也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气象、植物、候鸟等环境类知识。

乌南幼儿园老师余佳(右)陪小朋友考察金山枫泾古镇

教龄五年的王佳怡老师则让孩子们掌握了农耕知识,在龚敏园长鼓励下成功举行了公开课示范;她在获得业内专家肯定的同时,更惊喜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对新知的收获感。而关于新知获得渠道,龚敏园长尤其强调老师要多读《新民周刊》和《新民晚报》。

体育方面,今年正逢东京奥运会和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行;徐汇区出生的体育健儿们屡屡披金夺银,更是激发孩子们、家长们的体育热情。不过乌南老师们非常理性,一方面鼓励大家积极健身锻炼如在球类、攀爬类等适合幼儿体能和机能的项目上加大了投入,另一方面则提出了幼儿体育项目负面清单如飞镖、拳击、长跑等不适合幼龄孩子参加的若干活动,得到了徐汇区体育局的重视。

美育方面,音乐、舞蹈、书法本来就是乌南幼儿园的强项,而且经常有家长是专业人士,可以直接和相关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合作展开有效艺术熏陶。于漪回信一年以来,该领域突出的是孩子们的绘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集中展示。尤其是举办了首届乌南涂鸦展,成立了二娃漫画社,孩子们的绘笔下是一个生机盎然的魔都和校园。孩子们的优秀绘画作品得到了主流媒体的积极报道,参加了域外交流。有意思的是:外校的天平德育圈小记者方文辕、刘佳媛和陶辰辰,还被龚敏园长聘请为“乌南客座小画家”;她们提供绘画作品参加交流,聚变出新能量!

乌南幼儿园客座小画家、汇师小学一年级刘佳媛同学认为:小朋友自己能做的家务,爸爸妈妈没有必要包办

劳育方面,乌南的探索就更加丰富多彩了。首先,乌南有个屋顶迷你农场为孩子们提供了种植农作物和观察生长的好机会。孩子们通过亲身劳动,不断收获黄瓜、菠菜、西红柿、草莓等产品,一旦入口别提有多高兴了。同时,乌南有棵著名的山楂树,秋季的山楂是孩子们做重阳糕的重要材料来源;烘焙工作坊有专门的老师辅导,聪明机灵的乌南孩子们经常能制作出香甜诱人的糕点、面包和月饼来。

乌南幼儿园小朋友收获的山楂和动手制作的重阳节点心

最有启迪的是:在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承的协助下和徐汇区总工会的鼓励下,龚敏园长推出了乌南小劳模评选机制,首批八位小劳模获得了奖章。

上海市人大代表、全国劳模王承为首届乌南小劳模颁奖

在我看来,乌南这一年的实践极大地丰满了人民教育家于漪的教学理念,让我看到一个生动、活泼、昂扬、向上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的幼儿园。我也很感动《新民晚报》和《新民周刊》对乌南幼儿园的热情又慷慨的支持,传播着一个个新时代的佳话。

本文作者发表学习于漪教育思想的感想

就在我们纪念于漪回信一周年会场,特地抽时间同来祝贺的《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刘芳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人民教育家在夜光杯上发表的新作《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幸福》(年10月4日发表),希望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启发。

参加乌南幼儿园于漪教育思想学术座谈会的师生代表们和志愿者们合影留念

育婴师成新探索

其实今年的国庆长假期间,注意到于漪夜光杯这篇新作的忠实读者有很多。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党委书记、特级校长陈宏观,就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位。陈宏观因正在筹备南模中学周年校庆而事务缠身,就事先写好感想并委托天平德育圈小记者、向阳小学鲁迅知己社社长孙艺闻同学替他发言。

向阳小学鲁迅知己社社长孙艺闻向龚敏园长赠送考古学家陈克伦的签名著作《瓷器中国》

陈宏观认为,于漪对于幸福的理解就是孩子的当下感受,这特别准确!目前异化的则是家长的幸福成为其对教育的苛刻要求,或者是家长自以为是的代表着孩子的幸福(即所谓我都是为孩子好)。陈宏观多年从教的经历告诉大家:自己接触的许多家长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支柱,辛苦的也是幸福的;他们的幸福来自于自我拼搏,从农村、县城的一路苦读再到上海的一线工作;幸福来自改革和城市改造的红利,从弄堂一房到小区套房;幸福来自多元、终身的学习……但是他们往往会说:“我对孩子要求不高的,可一代总要比一代强吧?”这个要求合理吗?陈宏观指出,从大范围讲、从社会进步上看,当然不过分。但从个体呢?从一座快速发展中的超大城市的孩子个体来看呢?往往要求是极高的。翻看这些家长的学历背景,又岂是平均水平可以达到的。养孩子是为了超越自己吗?陈宏观的结论是:“当然不是!爱孩子,就应该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不功利、不强迫!”这结论振聋发聩!

陈宏观二十五年前第一次见到于漪前辈

有意义的是,陈宏观还呼应了于漪对教师幸福感的思考。于漪在其夜光杯的新作中指出:相当部分老师“以明日虚幻的所谓幸福给今日的学生不断施压,逼迫学生作出现实的付出。这种得不偿失还不仅仅是时间的叠加,丢失的更是花样年华的好奇、快乐,青涩少年的美梦、猎奇,人生最美好年华的壮志豪情与无限活力”!

对此,陈宏观说:“太赞同了!教师应该不仅仅满足为经师,更当为人师。教育是有情怀的事业,包括民办学校、办学机构在内,所有被称为教师者,都不应该被功利所绑架,全社会都要努力!”陈宏观还表明了自己的独到思考:新时代,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之外,还当再思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他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抱怨、不回避,从自省开始、从自身做起,总是能改变些什么的。”陈宏观的肺腑之言,在乌南会堂上引发了共鸣!

令我感动的是乌南有着34年教龄、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章建蓉老师的感言:品读了于漪前辈的回信和最新的佳作,以及多次看过人民教育家的照片和视频,感知到“于漪老师总是面带着微笑,眼神里总是能透露出一种和蔼与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定。从教近七十年来,上了近二千节公开课,写下了四百多万字的论文专著;坚守在讲台上用生命唱歌,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精读过于漪名著《岁月如歌》的章老师还告诉我:“作为一名也已经在幼教岗位上工作了三十多年、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来说,在于漪老师面前永远是一名学生、向她学习的学生。于漪说过: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因此,作为一名老教师同样需要不断成长!”

章建蓉老师作出了一个感动所有人、也出乎同事们意料的决定:当她听说乌南幼儿园为呼应国家双减战略即将全面开放托班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与学习报考“育婴师”。有些朋友不明白她的炽热情怀,如这样问她:“你已经这么忙了,不久就要退休,还要这张证书有什么用?”“带了小中大班还不够,难道你也想去带托班?那么辛苦!”“难道你这是为退休后带孙子做准备?”然而,章建蓉告诉大家的是:于漪“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真情,“对我所热爱的教师生涯烙上了深深的印痕。虽然我目前教育的教学阶段是3-6岁,而参加育婴师的培训,让我不仅了解到0-3岁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也让我反思3-6岁幼儿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从0-3岁教育中找到了问题的根源”!

上海园丁奖获得者章建蓉老师在乌南幼儿园和小朋友分享快乐

章老师还强调说:“教育一定要抓住孩子的年龄特点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老师有必要学会反思,思考在我们现阶段的教育中如何为孩子未来的成长进行补充和调整。作为一名教师,教育理念的深度觉醒,要比一张证书、一个荣誉更重要!”最后,她充满深情地告诉大家:“很感谢教师这个职业!是教师的职业让我有幸参与了无数孩子弥足珍贵的成长岁月。内心的觉醒,使我面对未来的教育生涯周身充满了力量!”这其实是超越职业精神的信仰!她一定是党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