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人在重阳节的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复制链接]

1#

农村的人都知道九九重阳节是一个祭祀的日子,这一天,农村人认为是大凶之日,诸事不宜,古代的中国人都觉得,逢凶化吉也是有办法的,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会举行一系列的节日活动,就是为了压住凶气,比如登高,而且在这一天农村人互相见面,不要说节日快乐,毕竟这个节日并不让人快乐,大家都会说身体健康,或者是平平安安之类的祝福语,在中秋节这一天,也有非常著名的节日活动赏菊花,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爬山登高,等等活动。

据说重阳节在中国已经,很悠久的历史了,在战国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唐朝的时候被定为民间的节日,重阳节这一天登高,与三月初三,这一日踏春,大家基本都是全家出动。重阳节,时值秋高气爽的时候,南方的一些山区村落还保留晒秋习俗,南方人有的时候在重阳节会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而成为了一种旅游时尚,晒秋这一典型的民俗非常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

重阳节这一天大家都会登高,登高可以让人心旷神怡,古人认为登高可以达到祛病消灾的效果,在重阳节这一天,还用赏菊花的习惯,所以有人称重阳节为菊花节,农历的9月,被称为菊月,很多城市都会举办菊花大会,所以很早的时候就流行了赏菊活动,中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以来,菊花就种植很普遍,菊花被誉为长寿之花,还被古代文人们赞美凌霜不屈,因此人们大多很喜欢菊花,有些城市会举办大型的菊展,农村也偶尔也会举办小型的菊花会。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重阳糕的做法很多,食材有很多,每个地方的做法都不相同,有菊花的,还有别的花糕,五色糕等等,制作也比较随意。在农村,在重阳节还要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消毒的作用,古人认为茱萸不会伪装,插茱萸,据说是为了避邪,在古人和农村人都认为阳历初九是灾数,而重九就意味着是凶上加凶了,因此这一天大家都需要辟邪消灾,而且在大家看来,邪气以及疾病,是连在一起的,有了邪气就会疾病缠身,故人们可能认为,茱萸有浓烈的气味,可以起到驱寒去湿等功能,因此也被认为是僻邪驱病的好办法,所以这一天大家都要在头上插茱萸,要看一看是不是丢下了哪一个人,古人们认为,丢下的人会被瘟神捉去,有些农村也会头戴菊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一些地方,把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为的是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在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农村人过重阳节有一些忌讳,小编经常听人讲,在重阳节的时候非常忌讳,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农村人认为,刚结婚不到三年的女儿回娘家,会克死她婆婆。当然,这只是封建迷信,只是农村的一个习俗罢了,不用当真。菊花居然在中国有很高的地位,但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只能赏菊,饮菊花酒,可千万不要在重阳节这一天觉得应该送菊花,自古以来,菊花在人们的心中都是祭奠之花,是送给逝者表示哀悼的鲜花,如果你送了一束菊花给老人,那老人家肯定会很生气的,会误会你送花的意思,在重阳节这一天不能送菊花,那送什么花比较好呢?小编建议可以送一些寓意吉祥的鲜花给老人,比如见人就有健康长寿,福禄康宁的意思,小编觉得送给老人再合适不过,还有一些可以表示感恩的鲜花,像康乃馨,就可以表达感恩爱戴的意识。

在农村的重阳节,这一天是不能煮饭的,因为过去有一个传说,是重阳不蒸粑,老虎要咬妈,重阳节是老人节,那么过节这一天就要让老人老母亲休息,只是故人们不能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就拿这样的一个俗语来吓唬人,习俗禁忌都是农村人经过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可能有些地方还会不一样,到了我们这一辈,其实已经没有这么多的顾虑了,小编觉得只要我们都保持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就可以了,只是重阳节送你菊花这样的禁忌,小编还是建议大家遵守一下,不要让老人不高兴,也会在别人面前出洋相,非常尴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