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最早的七夕并不是情人节,1习俗2美食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六,明天就是初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人节,老话常说“七月初七日,牛郎会织女”。在这一天,分开了一年的牛郎织女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可喜可贺啊,但是这只是一种美丽的爱情故事。

七夕是怎么来的

现在的人们一提起“七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情人节。但是关于“七夕”真正的传统意蕴却被很多人给遗忘了。在很早以前牛郎和织女的关系的确很密切,但是“七夕”刚开始却不是纪念他俩的,它最早是“女儿节”,是女性的大型祈福节日。

“七夕”又称“乞巧节”,最早是出现在我国汉代,东晋葛洪在他的《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汉代的时候,“七夕”是古代女性向心灵手巧的织女乞求巧艺的节日,很多家庭在月下摆上一张桌子,桌上供着瓜果等祭品,少女们围坐在桌前,默念心事,向织女星祈祷。

后来呢,因为连年的战争,男人们基本都出去打仗去了,而女子老人等都在家中。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场上难免会有牺牲,就是没牺牲可能也是几个月甚至更久都回不了家中,见自己的妻儿。

所以当时的女子们就希望“七夕”那天能像牛郎织女一样可以相会。后来慢慢的就改成了“七夕”,成了男女相爱之人约会的日子,也是希望能有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

为什么叫“七夕”呢

古时候的人们对于数字是非常崇拜的,比如“正月正过新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并且古人认为那是“天地交感”“天人想通”的日子。

咱们现在要说的七月七,它月逢七,日逢七,再以“七曜”记“星期”的古代,是一个时间阶段性的结束,是为终结。而“七”又于“吉”谐音,“七七”则预示着双喜临门,是好日子。正巧七七晚上,牛郎会织女,因此,也就被人们称之为“七夕”。

“七夕”又有那些传统的习俗呢

据记载,七夕起始于汉朝,鼎盛于宋代并流传至今,经过这数千年的时间酝酿,七夕有着许多的传统习俗,我们今天就先简单的了解下,有时间可以细细说说每个习俗。

在过去,有一些全国统一的祭拜活动,比如:拜七姐、拜牛郎、拜魁星、拜七娘等等,而七夕乞巧的的一些民间活动:“穿针乞巧”、“兰夜斗巧”、“喜蛛应巧”、“对月穿针”等,相当的更富多彩。

以“穿针乞巧”为例,古时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趁月光对月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者称为“得巧”。

根据各地不同的风俗,还产生了辟如香水桥、游七姐水、储七夕水、接露水、七夕观星、晒书晒衣、乞求姻缘等一些传统习俗。我国其他地方我不太了解,我们这边说句实在话,30多年了也没见哪里举办过这些习俗。

“七夕”都有哪些美食

咱讲句良心话,中国的那些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一些传统美食,比如: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过年的饺子和腊八的粥,那七夕到底有啥好吃的呢?

经过一些查找,七夕还真有一些传统美食,小编却是没有吃过滴。七夕的美食被称为吃巧食。比较有名的有“巧果”、酥糖“巧人”,寓意着吃了的人必定会心灵手巧,七夕的美食基本都是跟“巧”挂钩的。

在山东,七夕那天还有着吃巧巧饭的习俗。也就是七个姑娘包饺子,在其中三个水饺里,分别放上:铜钱、针和枣。不管吃到那种,都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吃到针心灵手巧,吃到枣早生贵子,吃到铜钱财源滚滚。吃到针不会扎破嘴吗?O(∩_∩)O哈哈~,开玩笑的。

那么这个“七夕”你准备怎么过呢?对于那些没有步入婚姻的单身男女来说,先陪着心爱的姑娘来一次轻松愉快的游玩,逛逛漂亮的景点或者商场,完后来上一顿丰富的晚餐,当然了礼物这一茬可不能忘啊。只要自己真心实意,一定会抱得美人归的。

当然了像小编这种已婚人士的话,除了上述这些,主要还是要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相伴到老的决心。

那么你的“七夕”情人节想好怎么过了吗?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