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民俗与古代养生智慧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分享会 http://m.39.net/news/a_11081323.html

再过几天就是重阳节了,重阳节是在我国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传统节日,现在也是我国的“敬老节”。我国古代很重视重阳节,各种民俗活动丰富多彩,这些民俗活动凝聚了我国古人在健身方面的一些淳朴的科学观念和智慧。

从祭祀到敬老的历史演进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和祖先恩德的礼俗活动。《礼记》记载:“季秋之月……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的习俗普及于汉代,《四民月令》中有九月九采菊的习俗,汉献帝时曾在九月九这天赐宴群臣。汉魏之际的曹丕曾经在与臣下陈群的书信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意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大意是说,九与久谐音,是个吉祥日子,民间认为有长久、长寿之意,所以在这天有登高宴饮等习俗。唐朝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唐德宗李适在(年—年)年间,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从此以后,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

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因为“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在民俗观念中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把九月九定为“敬老节”,体现了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使尊老敬老成为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主题。

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内涵

我国古代中重阳节的民俗活动多种多样,承载了丰富的科学文化和养生健身内涵。如唐代诗人王维在那首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道出了古代重阳节的两个重要活动:登高和插茱萸。晋人葛洪在《西京杂记》里追记西汉时期之事,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仅从这两则记载中,就可以看出传统重阳节中有登高聚会,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几项重要的习俗。在这些庆祝重阳节的民俗活动中,孕育了我国古人追求长寿的一些科学健身观念。对我们现在现在过重阳节仍有借鉴意义。

例如重阳登高,就是古人的一种强身健体习俗,和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九月九日在一年中恰好处于季节的转折点。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由盛转衰、趋利避害的日子。古代传说邪气一般会在地上流动,金秋九月,天高气爽,“清气上扬、浊气下沉”,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这个季节登高避免地上的邪气,同时爬山可以锻炼体魄,远望可以心旷神怡,达到了避邪健身祛病的目的。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民俗活动。再如佩茱萸,茱萸是一种药草,香气浓烈,人们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有的妇女还把茱萸插在头上,避除恶气,以御初寒。《神农本草经》里讲茱萸“逐风邪,开腠理”。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因此一些古人把茱萸称为“辟邪翁”。饮菊花酒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菊花含有养生成分,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晋代葛洪《抱朴子》中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菊花酒是药酒,味道微苦,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据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菊花酒在明代还是盛行的健身饮料。菊花和茱萸等植物在应对季节性疾病方面有一定功效,所以逐渐固定成了重阳节民俗活动中的“主角”。可见古人插茱萸和饮菊花酒都是为了追求长寿和健身强体。

在崇尚科学的今天,我们应该吸取和发展古代重阳节习俗中合理的养生与智慧,让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加熠熠闪光。

作者简介

嵇立平:原《科技潮》、《人才》杂志社总编辑。现任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理论研究会副会长,民盟通州区理论研究会会长。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

有《中国下海潮》等4本专著,创作的“看车老人”等5个单集电视剧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播出。曾获新闻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本好书的荣誉,获得过多项国家及北京市好新闻奖、文学作品奖、课题论文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