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白豆蔻的主要功效是理肺气暖脾胃 [复制链接]

1#

白豆蔻入药始载于宋朝,“白豆蔻出伽古罗国,呼为多骨。其草形如芭蕉,叶似杜若,长八九尺而光滑,冬夏不凋,花浅*色,子作朵如葡萄,初出微青,熟则变白,七月采之。”

白豆蔻原产于热带地区,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我国的广东、云南等地也有引种栽培,但药效仍以原产地的为佳。入药的部位是白豆蔻的干燥果实,其果壳略呈圆球形,有不显著的钝三棱,剥去果壳,取出果仁入药。

豆蔻仁辛、大温、无*,入肺、脾二经。张元素云:“白豆蔻气味俱薄,其用有五:专入肺经本药,一也;散胸中滞气,二也;去感寒腹痛,三也;温暖脾胃,四也;治赤眼暴发,白睛红者,五也。”

按张元素所说,白豆蔻的主要功效是理肺气、暖脾胃。辛味的药材可以散气,且白豆蔻入肺经,故白豆蔻有散胸中滞气之功;温性的药材可以祛寒,且白豆蔻又入脾经,故白豆蔻长于温暖脾胃,治疗腹部冷痛。

尤其是治疗胃冷、胃寒,白豆蔻应用的最多。《本草纲目》中记载:“古方治胃冷、吃食即欲吐、及呕吐六物汤,皆用白豆蔻,大抵主胃冷,即相宜也。”《本草纲目》中所列举的几个白豆蔻的附方也都是用来治疗胃冷的。

胃冷可以导致恶心、反胃、呃逆、呕吐等症状,而这些症状都可以选用白豆蔻治疗。

1、胃冷恶心,凡食即欲吐。用白豆蔻子三枚,捣细,好酒一盏,温服,并饮数服佳。____《张文仲备急方》

2、人忽恶心,多嚼白豆蔻子最佳。____《肘后方》

3、脾虚反胃,白豆蔻、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廪米一升,*土炒焦,去土研细,姜汁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姜汤下。名太仓丸。____《济生方》

4、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____《乾坤生意》

上述方证中的恶心、反胃、呃逆、呕吐都是因为胃中虚冷、胃气逆乱所致。李时珍评价道:“白豆蔻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营卫一转,诸证自平。”

/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