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的名称竟是这么来的,关于重阳节的习 [复制链接]

1#
点状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yxw/170126/5212241.html

在中国古代,人们惯常把“九”看作是一个吉利的数字,在《易经》中,人们将“九”视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与月皆为九,故称为“重九”,又名“重阳”,有九九归一、万象更新的说法,因此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日子,是值得庆祝的喜庆节日,所以说这一天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也就这样而来了。

重阳节,又被人叫做祭祖节,登高节,在新时代,还被人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要知道,祭祖在我国是一个很隆重的项目,这源于原始社会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敬,中国人民自古就有礼敬先祖的观念,所以逢年过节总要祭祀一番先祖,表示人不忘本,也符合古代的以孝治天下。而重阳节正好和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可见它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作用。

在重阳节这天,最典型的节日习俗就是登高了,这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有关,且九月初九正属深秋时节,天气转凉,此时登山也不会觉得很热。登高的另一种讲法是“辞青”,这与清明的“踏青”是一个意思,一个是春天将来到,迎接满目绿色,一个是秋天将走到末尾,送别青绿的世界。而登高习俗也正是重阳节历来就有的,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就曾写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见这日其实也能看作回一个亲人团聚的日子,只是这首诗中的诗人一人独在异乡,正逢佳节,登高望远而思念起远方的亲人了。

若是探寻重阳节的由来,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了,由此可见重阳节深远的历史意义。《吕氏春秋》算是最早记录重阳节习俗活动的书,里面说:“(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也就是说,在先秦的时候就有重阳祭祖的民俗活动了,而在三国时期,“重阳”的名字才开始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节日气氛渐浓,到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国家正式认证为民间传统节日,后来一直在发展中,到了年的时候,我国*府还将它定位我国的老人节,赋予它尊老、敬老、爱老等新的意义,也是为了弘扬“孝”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之所以将重阳节定义为老人节,其实也有它特别的意义,在个位数字中,九是最大的数字,且与“久”同音,有久远,长久的意思,这正与老年人长久的寿命这种美好的祝愿有关,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的寓意。所以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的还有其中寄予的美好含义,这其实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精髓是分不开的,而在年五月,重阳节也被国务院列入了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既然说到了重阳节,就不得不提节日风俗,除了前面提到的“祭祖”与“登高”,重阳节还有晒秋的说法,尤其是在中国南方,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的时候,家家户户就会将自家的农作物拿出来晒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传统习俗了。而重阳节时秋意正浓,风景独好,民间就又有放纸鸢的活动,除了重阳节本身的天气适合放纸鸢外,民间还有传说讲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纸鸢飞得越高越远,晦气就会随着纸鸢的远去而飘散;也有人说放纸鸢是为了放吉祥,放福气,纸鸢飞得越好,福气就越浓,这其中体现的是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代表着美好的愿望。

当然了,重阳节悠久的历史告诉我们,重阳节的节日习俗绝不会少,这在吃喝玩乐上面都有体现,比喻前面我们说的放纸鸢,可不是一种娱乐活动吗。在吃方面,重阳节就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而重阳节时菊花开,所以又有喝菊花酒的习惯,除此,像赏菊啊,插茱萸啊,在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诗歌中就有了体现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最后一句就有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可见重阳节与菊花是分不开的,其实从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中,我们就能发现,每个节日的活动都与当季的气候有关,所以说,农耕文明与中国的民俗活动是息息相关的,这都源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探索与崇拜。

每个传统节日都被勤劳朴实的中国人民赋予了美好的寓意,重阳节也不例外,人们过重阳,也在重阳节中学习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像现代,人们还记得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也记得重阳节新的时代意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敬老爱幼”作为基本的道德标准,可见“敬老”是每个人都该遵循的基本素养,重阳节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美好品质,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坚持与学习的道德品质。

我们在传统节日中感受自然的伟大,感受古人的智慧,也在传统节日中获取新的时代精神,我们在重阳节赏菊插茱萸,也在重阳节感受诗歌中的重阳,这是一个很美好的节日,也是一个很诗意的节气。“无菊不重阳”,让我们一起在菊花的清香之中慢慢品味重阳的气息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