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首登高佳作,情景交融,融贯古今,笔触雄 [复制链接]

1#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重阳登高,赏菊宴饮,怎会忘了东晋名士孟嘉落帽的意趣?

孟浩然不会,阴行先也不会,虽然,在大唐星光璀璨的诗坛上,籍籍无名的他尚鲜有人知。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但是每到重阳节,世人总会想起《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没错,这就是阴行先仅存的一首诗,就是凭借这首重阳佳作,他让世人记住了他曾经来过。

他是唐玄宗开元年间兵部尚书张说的妹婿,开元初张说知相州,阴行先出任从事随其前往。

适逢重九九重阳,张说携文武官员登高宴游,阴行先即兴写下此诗,遂成千古咏重阳佳篇。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唐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简译:

重阳节刚刚到来,星宿的运转和节令的更换也随之开始。

风中传来秋蝉寂寞的啼鸣,群雁袭一身寒霜从北方而来。

山中,棠梨的红叶在风中翩跹,那溪畔紫菊花凌寒绽放。

有幸与各位贤能之士同席而坐,自愧没有孟嘉般的才华。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诗的首联呼应主题,点明时令,交代节候转换,秋天已深。

“无射”是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因钟声合乎无射的意律,故用其作钟名,也指阴历九月。

“飞灰”是古人预测节气的一种方式,人们将芦苇茎中的薄膜烧成灰,放在不同的律管中。

将其置案上,密封门户,到某一节气时,相应律管里的灰就会自行飞出,以此来预测节气。

九九重阳,时节更迭,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值得庆贺,当然也就有了登高远眺的秋日远足。

“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颔联写秋日风物,寒蝉凄切,北雁南归,渲染寂寥的氛围。

秋蝉,就是深秋时节的蝉,又叫寒蝉、暮蝉、蝉鸣等名字,风中啼鸣,令人感到寂寥伤感。

《礼记月令》曰“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潘岳亦诗曰“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彼时王勃流落蜀地,重阳节登高见鸿雁而念家乡。

古诗词中,常借鸿雁表达思乡怀亲之情,阴行先在湖南,见来自北方的雁阵触动思乡之情。

“山棠红叶下,岸菊紫花开”,颈联从伤感中抽离,为读者描绘一幅色彩斑斓的秋日画卷。

首联点时令,颔联写风物,异乡为客佳节思亲,颈联陡然一振,色彩绚烂,令人眼前一亮。

深秋时节,山中,棠梨树的红叶随风翩跹,溪畔,傲霜的紫菊迎寒怒放,多么热烈的秋景!

“今日桓公座,多愧孟嘉才”,尾联写重阳之宴,借古喻今,表达自己的感慨与自谦之情。

“桓公”即东晋大将军桓温,“桓公座”引申为今日的登高聚会,与贤能之士同席的场合。

剩余45%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