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伯林论浪漫主义纪念伯林诞辰一百周年1ypsvbht [复制链接]

1#
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伯林论浪漫主义:纪念伯林诞辰一百周年


对中国思想文化界来说,伯林思想的新颖性和震撼力表现在他关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区分的论述中。《浪漫主义的根源》[英]以赛亚·伯林著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183页,18.00元以赛亚·伯林像 李媛 绘一伯林的思想有一个特点:他最出彩、最深刻的见解不是在自己的专著中阐述,而是在思想史的讲演中,借助于说明、分析其他思想家的理论,阐明某些思潮的影响和意义时“顺带地”涌现出来。《浪漫主义的根源》就是一例,这是他于1965年春季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上做的一系列讲演,以后在尽量保留现场感的前提下整理出来的讲演稿。现在读这个讲演稿让人惊讶不已,难以想象伯林怎么能够在讲演中谈那么深奥、复杂的问题,难以想象他的思绪像山洪暴发似的一发不可收拾,浪花运载着令人目不暇接的思想史料,瀑布映射着华美多彩的语言光辉。浪漫主义是伯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它在西方社会生活中引起最深刻和持久的变化,其影响力比起公认的三次大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的*治革命,以及俄国的社会、经济革命一点不差,当代的许多现象,比如民族主义、存在主义、个人崇拜、集权体制、民主主义等等,都受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关联,与我们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伯林指出,浪漫主义兴起于1760至1830年的德国,它攻击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在欧洲占据主流地位的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西方的启蒙和理性主义传统基于三个预设,它们是:一、所有的真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无法解答的不是真问题;二、所有的答案都是可知的,可以通过学与教得到答案;三、所有的答案必须是兼容的,正确的答案之间不会发生矛盾。德国当时比起英国、法国来是落后的,邦国林立,没有大艺术家思想家,整个民族的心理是自卑屈辱。在这种环境下,虔敬派运动流行于全国,它主张认真研习《圣经》,强调精神生活,蔑视知识,它成了浪漫主义的真正根源。在伯林看来,第一个公开、激烈、全面向启蒙主义宣战,启动浪漫主义进程的人是在虔敬派环境中长大的约翰·乔治·哈曼,他对赫尔德、歌德、克尔恺郭尔产生过巨大影响。他认为,用科学的一般概念、理性和分析的方法来认识自然和社会,就等于是扼杀艺术和生命;应该用活生生的个体经验、情感和信仰来把握生活之流,在自由的天空翱翔。就像歌德那个著名的比喻所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像生物学家对待蝴蝶那样对待美的事物,用大头钉把它固定起来,直到它鲜艳的颜色褪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