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杂病痰饮水肿肾气丸 [复制链接]

1#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24/5488002.html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属于一类方,主证分析:肾气不足,下焦失于温养,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小便不利,脚气,转胞,痰饮,固摄无力,小便反多,舌淡而胖,苔白,脉沉细弱。

肾气丸历来的使用当中讨论了很多,临床运用面也很广,你像中药出口,拿到国外去卖,肾气丸是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药里面,所以拿来举例子,像到美国,人们食品店里看到的,经常记得的就是肾气丸。很多华人都说这个药好买的,很多店里都当食品那样卖了。说明这是一个从古就有的名方,人们都很熟悉。

肾气不足,重在水液的代谢障碍,具体的病理机制应该说肾阳、肾气不足。肾气丸对肾阳,还是肾气,一直多少年都在讨论这个。说它肾气虚,反应肾阳又不足,因为肾气怎么产生?肾阳蒸化肾阴产生肾气,所以肾阳有亏虚,必然影响肾气的化生,因为肾藏精,阴阳内寓在肾精当中,精直接就化为气,化的过程,在里面的肾阴肾阳,是肾阳蒸化肾阴产生的肾气。所以肾阳有不足,必然引起肾气的不足。这里这个病里过程是肾阳不足,气化无力,不能蒸腾气化津液,气化无力造成什么呢?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壅滞。所以这肾气丸,从它特点来讲,有些人把肾气丸和桂附八味丸,桂附地*丸混起来,两个主治差别很大的。专门就肾气丸的话,它就是侧重在涉及水液代谢的一个障碍,所以从临床表现来看,有一定的肾阳不足,下半身常有冷感,肾阳不足,蒸化肾气不足,就说明肾精就有不足。共同的肾虚症状像腰痛脚软,行步无力,腰膝酸软这一类共同的都有。不管肾阴、肾阳、肾精、肾气亏虚。都有这个共同肾虚症状。加上下半身常有冷感,比一般人怕冷一些。那这个反映出阳的不足。这是反映肾阳有所不足的一般表现。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加上肾气不足,不能司关门开合,合而不开,小便不利,开而不合,小便反多,这都和肾阳、肾气不足也关。因为肾司二便,往往靠肾气司关门开合,要靠肾阳对水液蒸腾气化,至于教材上和《金匮》所提到的能够治疗脚气、痰饮、消渴、转胞,实际上都和水液有关。脚气这里主要是过去的脚气,寒湿,下焦阳气不足,不能温化,寒湿停滞,甚至于寒湿可以上逆,少腹不仁。这种寒湿也要靠温化和渗利,所以这个方里温化,渗利这个结构都有。消渴,对下焦来讲,可以偏阴不足,可以偏阳不足。讲到六味丸的时候,它就可以以有口渴,也可用于消渴了。这个肾气丸对消渴,有些看法不同,到清代很多人用肾气丸认为可以治消渴的。下焦阳虚类型的,阳虚水液不化,大多数看法呢,对津液不能很好温化,津不化气上承造成口渴,口渴欲饮。张景岳很喜欢用这个方治消渴,他解释,多喝多尿,消渴,它阳虚不化,津液直趋下出不能化气,从水道直趋下出,尿很多,阳虚不化。喝得多不能化成津液,所以用肾气丸,它有温阳化气的作用。又可以排出湿浊,司关门开合,所以它可以治疗消渴。

痰饮是水湿壅滞,这方有温阳利湿的作用。总体来说,温阳利水这个作用都有。当然对于痰饮内停,治疗是标本兼顾的。转胞又叫胞系了戾,胞系了戾说穿了就是现在说的输尿管的扭曲。说妊娠小便不利,胎儿压迫输尿管造成小便不利,用肾气丸它有温阳利水作用,帮助温阳化气,用泽泻、茯苓这些又能利水,所以可以用于妊娠小便不利。认为是转胞。这是《金匮》上面用肾气丸的一个情况。虽然临床证候,病种不同,但是异病同治,病机相似,都涉及到阳虚不能温化,水液代谢壅滞。舌象脉象,舌淡而胖,苔白。舌质淡是阳气不足,苔白也是偏虚偏寒。脉沉细弱,这都反映出一种阳虚,水湿壅滞。因为中医这个舌体,辨证舌来讲,舌体胖是一种热*,热*兼夹血瘀,舌体可以肿胀了。其它就是水湿壅滞。而且这类舌体胖,一般来说,舌质上,可以舌质淡胖嫩,如果水湿壅滞再严重,淡胖嫩还可以也有齿印。归纳起来,肾气丸证是一种肾阳不足,气化乏力,水湿壅滞,现在我还说是水液代谢的障碍。

功用:补肾助阳。这个功用怎么来确定名词?确定这个治法,也不统一。有的说温肾阳,补肾气,它为了照顾全面,它叫肾气丸。

有一些水肿病如果主证合了的话可以起用,但是有一些水肿病是主证很没有合到,因为其实一般慢性的心肾阳虚的水肿你用调理的真武汤实脾散,可是偶尔这真武汤实脾散开下去就是不退,可能那个不退是因为血管内部的阻塞,那就要用木防己汤来抽,所以你摆在真武汤实脾散后面当做备用,当然他的这个抽法,我觉得有点挂得太远了,因为我觉得不一定会那么有效,也不见得小病区要用到这么凶的药。因为你知道皮肤下的脂肪瘤,如果是一颗两颗死不了人那就放着,如果多的话那木防己汤可以抽到。只是这是有点风险,因为防己用了肾臟会很累,所以你考虑看看用一帖,觉得皮肤地下有小一点,再补补肾,然后再用一次,不要太凶猛。这个不包括已经纤维化的,纤维化的要用牡蛎壳才能把纤维化的部分弄软一点。

因为这条的主证就是恶心,那小半夏汤一晚半夏和汉朝半斤的生姜,就是这样一个结构,可是对于这个消化轴的器官里面有痰饮而造成这个人不断有呕吐的反应,那小半夏汤是最基本的开法,就半夏生姜。可是如果你说病机,多多少少还是让人觉得暧昧的地方,就是小半夏汤他的那个所谓的支饮的饮到底是在哪里?如果我们把胃想象成一个袋子,他是在胃袋里面内呢?还是在胃的组织的缝隙呢?还是包在胃的外面?这个中医的理论如果我们那个去对西医的解剖学的话,还是有点模模糊糊的。那同样是中焦有痰饮,为什么苓桂术甘汤治疗的中焦痰饮比较发成晕眩,而小半夏汤治疗的中焦痰饮比较发成比较发成呕吐呢?那这个也是那现代的解剖学来思考的时候是有点模模糊糊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就抓住睁开啦,反正就是发现晕眩比较厉害的就用苓桂术甘,那发现呕吐吐水比较多的就用小半夏。从前阳明篇吴茱萸汤的条文就说小半夏汤和吴茱萸汤是互补的方。就是吃东西就要吐就用吴茱萸汤,可是如果你吃了吴茱萸汤反而更吐,那他就属上焦,那敢情用小半夏汤。我曾经经验过这件事,就是我以为我呕吐是吴茱萸汤证,吃了以后反而更吐,后来用小半夏汤就好了。然后那样子的一个换药的过程,我的主观感觉就是吴茱萸的痰是从下面往上的,是用吴茱萸汤把它往下面走的,可是小半夏汤的痰是从上面往下盖的痰的。所以你用吴茱萸汤打小半夏汤证会打不到,那是用主观的感觉来讲。那至于苓桂术甘汤他根本不是发作在呕吐,不考虑。所以小半夏汤跟吴茱萸汤对照的话,吴茱萸汤是开低下往上的痰,小半夏汤是开从上面盖下来的痰。说不定从肺下来的也说不定,这个姑且勉强乱讲一通啦。一开始张仲景没有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所以我们现在在硬扣哦,我都是象征性的讲。

己椒苈*丸,他说是肚子胀起来,口干舌燥,肠间有水气,就是水不在肠子里,是在肠子和肠子之间,比较有点像腹水的调调,可是你如果真的是肝硬化的腹水又不对。因为肝硬化的腹水是血管里面问题,因为肝硬掉了,本来要进肝里面血管的血进不了肝,然后那个血被塞在一边,再从血管壁渗出来。那这个就要治肝,要让肝软掉以后血进的去才可以治本。所以肝硬化的治水不是中药里的抽水方能够完全解决的啦。那个肝硬化的要点是赶快要多吃一点大*蛰虫丸之类的让肝软一点,就是要让血回得去才行。但是如果是不直接对到肝硬化的腹水,或者说是肝硬化的腹水我们今天只求治标不求治本的,那己椒苈*丸还是可以用的。因为它是小小颗的药丸梧桐子大的药丸,而且1天只用稀饭吞三颗,以凶狠度来讲非常不凶狠,跟厉害的药比起来他算很温柔的啦。药物里面防己和花椒里面籽,跟葶苈子跟大*等份做成药丸。己椒苈*丸当然一部分的腹水是可以用啦。还有因为痰塞住的一种气喘,或者如果用中医的话讲,因为痰塞住造成的气喘,可是用西医的讲法这个肺部造成的心臟衰竭,就是这个人心跳不了是因为肺源性的心衰竭。这时候用己椒苈*丸。因为我们中医没办法检查这么细,中医只能说你这气喘把痰塞住了不起了,但是西医的讲法是肺源性的心衰竭。还有一个情况己椒苈*丸是有可能用的,就是妇女月经塞住下不来,就是经闭,但是最轻的经闭我说山楂煮红糖水喝喝也就通了。稍微再多一点就是可能你的组织里有水塞到月经不通了,己椒苈*丸比较有效。那再来呢小半夏汤里面再加4两的茯苓做成这个小半夏汤加味汤。这个小半夏加茯苓汤的效果怎么样呢?他说隔间有水气,我们假设隔间就是这个位置,主症是呕吐眩悸者,就是不只是吐,同时又头昏或者是心悸。这样子的方子今天来讲主要是呕吐为主症,可是要用到茯苓去帮助(一张仲景对症开药的话心悸就用茯苓因为可以保心),可是今天来讲的话就是,比如说这个人的呕吐是顽固型的呕吐,那用小半夏汤不够力的话用茯苓来帮忙比较有效,因为茯苓下去后小肠会帮忙吸水,比光是用半夏还有生姜要有效。还有一种情况不如同张仲景讲的就是有些人顽固性的胃痛是痰塞住了。这种胃痛也是要用小半夏加茯苓汤。我们一般治胃痛是这个样子,如果是压力大溃疡型胃痛,像胃溃疡的胃痛,有时有点发炎的话我们就用半夏泻心汤,那你要让他修补好一点的话,用归脾汤啦,用*芪建中汤啦之类的,是压力胃痛型的。有一些人的胃痛是吃太多冷东西的冷的胃痛的,就用理中汤。以消炎来讲泻心汤可以消炎,所以热的胃痛泻心汤也可以。大部分的胃痛里照这个发炎的热胃痛的开法和这个寒胃痛的开法都可以,但是偶尔有例外,他的胃痛是痰塞住这种就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其实我们讲这个伤寒论的方子哦,抓住主证开药,我们不讲太狂妄的话,就是治一个病,大概70%以上的病人可以打得蛮好的,可是剩下0%就有点古怪了,就是不是典型的。不过照伤寒论开方70%能治好已经很值得欢喜了。因为我爸爸前一阵子吃饭的时候在讲,人类的疾病有三万种,我们现代西医可以治的只有两千中,其它的都是安慰你。这个说的是蛮心酸的实话。的确我们西医的检查系统的确是蛮努力的,对不对,就是发现了很多很多的疾病,不过你真的能医的也只有抗生素能杀得死的几种,那其他的还能怎么样?

简单来讲是很基本的五臟性的论述。就是肾不好也会肿,肺不好也会肿,肝不好也会肿,那这些我们都知道了啊,就先放过它好了。因为张仲景一个方对一个主证还是比较好开的啊,但他和你讲肾不好也会肿,肺不好也会肿,肝不好也会肿,那主证在哪里?或者说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调的时候,就没什么意思了。有的时候会用偏门的方,如果是慢性的,比如说妇女一直以来只要站久一点脚就会容易肿,这种的话就不太用这里的药,这里用调体质的药比较多,像妇女脚容易水肿的话长期吃实脾散啊,真武汤啊这种比较温和的要。急性肾炎的时候可能会到一些这个部分的药物,如果转成慢性的是有就用调理的药,比如说慢性肾炎用*芪煮糯米粥啦,或者红豆鲤鱼汤,或者真武汤,那都是慢性调理比较对身体好收功比较漂亮。还有治疗小孩子的话玉米须煮水,治疗大人的话好像没那么有效,所以慢性的调理就另外算。所以我们看水病的话我们要先有一个认识,就是一开始这个人平常都没有那么肿的,有一天忽然肿起来,那这个时候就要以今天的西医来讲就是急性肾炎,那这个时候比较会用到这个篇章的方子。

因为他说“里水一身面目*肿”就是这个人不但是水肿,而且是发*,那这个时候用甘草跟比较多的麻*两味药来处理的话,额…如果你去搭配孙思邈的千金方类似的条文来看的话,那样子的麻*其实不是在发表,是在排*,是身体里面有一些代谢不掉的*素造成的发*。所以这个地方拿来直接治疗肾炎就有点需要再考虑的点。那至于越婢加术汤比较是常用啦,如果是尿不出来或者脉很沉,那你觉得甘草麻*汤打的东西有值得怀疑的话,不然就用越婢加术汤好了。就姑且这样子。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下课时间,有一些细部的讨论就下次了。只是过了这次讨论就*汗了,那*汗我们已经教过了,又直接可以往后跳了。

猜你还想看:

血肌酐超过这个值,等来的或许是尿*症,替你难受

不需要去洗肾:一剂“竹叶茶”,三个月、治好尿*症!

肾萎缩服用大剂四逆汤、附子汤、白通汤即可痊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