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人去世以后要给他烧纸这是迷信吗还是 [复制链接]

1#

引言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一些传统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这其中有的是有一个群体发起,然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样的习惯,渐渐的就成为了一种习俗。就中国现今的几大节日来说,春节在中国是最重要的,在古代过年有一种说法叫做“打年兽”,但是并没有这个实际的年兽存在,也只是为了家庭团聚产生的一个侧面说法。再有中秋节,也是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关,这都是一些言语上的说法,实际并不存在,是人们为了能够团聚而形成的一种观念,随后变成了习俗。

除了这些节日之外,还有一个节日是比较特殊的,在这个节日人们进行的活动也是无理无据,那就是“中元节”。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烧香、烧纸等一些列的行为。这个节日只是为死去的人过得,每当到了这个节日,就会给家族中死去的人烧纸,进行祭祀活动。那为何会有这样的习俗呢?如果不烧纸又会怎样?

烧纸的由来

从古至今,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几件大事经历,那就是出生、结婚、生子、死亡,随之人的一生也就过完了。这几个重大的事件中,最被国人看中的那就是死亡。当家族中一个人去世的时候,都会进行入棺、入土等一系列活动,这些环节加在一起都需要几天的时间,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给死去的人烧纸,可能所有的人都知道这个习俗,但是并不知道这其中的故事。

要谈到烧纸这个习俗,首先要提到的就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人物蔡伦,他发明了造纸术,这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这件事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蔡伦的哥哥蔡莫和他的嫂子慧娘在他哥哥的指导下学会了造纸,这时候他们夫妻二人就想通过卖纸的生意发家致富。但是纸刚刚被发明出来,古代人根本没有办法很快接受一个新鲜事物,而且古代纸在刚开始并不实用,都是竹板等一系列复杂的木制品来写字,所以他们的生意非常不好,甚至根本没有人去买他们的纸。

好在蔡莫的妻子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晚上他们就好好的交流了一番,做了一个“商业计划书”,第二天就开始实行方案了。到了第二天清晨,蔡莫就把自己的妻子装进了棺材里,并且嚎啕大哭,在外面哭过的人都进来看这是怎么了,才发现蔡莫的妻子没了。但是令人不解的事情也同时发生着,蔡莫正在棺材旁边烧纸,这个纸就是他们所卖的纸。

就这样,蔡莫还在继续烧纸,就听到棺材里面传来了声响,更惊人的是,过了一会棺材里面竟然传出来“咚咚咚”的敲击声,这时旁人都被吓坏了,但蔡莫对于这件事心知肚明。后来蔡莫紧忙把棺材打开,自己的妻子从棺材里面站了起来,这时候众人都被吓得退后好几步,然后慧娘开始给众人讲自己为何能够死而复生。

在她进入地府以后,看到阎王,便给了她一个苦差事,那就是拉磨,并且还被一个小*看着,如果进行得慢了就要挨打。但由于她的丈夫不停的给他烧纸,这些纸在地府里面竟然都变成了钱财,于是他就把一部分钱给了小*,让小*帮忙拉磨,然后她把剩下的钱都给了阎王,阎王看她非常的有诚意,于是就把她放回来了,她就又活过来了。于是她就从屋里抱了一大堆纸出来,在父母的灵前开始烧起来,并嘴里还说“希望父母在下面可以少受点苦”。

蔡莫和她妻子的计划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这个计划非常的成功,众人都信了这个说法,便开始买他家的纸,很快他家的纸就卖光了。这其中也就包含了中元节为何是在农历的7月15日,因为蔡莫和他的妻子慧娘的计划就是在这一天实行的,也就是慧娘也是在这一天从“阎王手中逃生的”,因此在这一天烧纸祭祀也就成为了一种习俗。

为何要烧纸,“作用”何在

对于烧纸这个习俗到底有没有作用,其实是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的,只是一种人们的信仰,人生老病死,这是自然规律。现今处于一个科学和法治的社会,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有科学依据才可以被众人认可,对于一些迷信的行为不会被推崇,但是不能否定个人的观念。古代的科学技术相当落后,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东西都有一个统称“神学”,烧纸这个行为也不例外地被归为“神学”。

总体来说烧纸这个行为就是一种古代流传下来的习俗,所要表达的意思也就是一种对待已故的人的悼念,若是没有人给他烧纸,也没有任何影响。烧纸这个行为除了一部分的封建迷信之外,其中更多的成分还是世人对于祖先的一种缅怀方式,也是一种中环文化的传承。就像引言中所讲,过年应该是有“打年兽”的习俗,但是真正的年兽也不存在,也只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对于现今开放的社会,不会阻止个人信仰,可以让人既相信科学又尊重文化。

尊重传统文化

首先说传统文化中民俗的魅力。这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为普罗大众接受实践的层面。包括节日习俗,生活中婚丧嫁娶习俗,服饰习俗等。今天,婚丧嫁娶习俗和服饰习俗等随着时代变革发生变化了,这也是事物变化的规律。节日习俗有过春节的习俗,串门拜年放鞭炮庙会等等;元宵节灯会的习俗,二月二龙抬头,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七夕习俗,中秋节赏月,重阳节习俗,腊八喝杂米粥等。

这些习俗中,除了如何过节、吃什么之外,当然还有尊重老人,注重家庭亲朋友爱,缅怀圣贤,欣赏大自然和谐美丽等元素在里面,而不是过春节了大家包饺子吧,到端午节了大家吃粽子吧,到中秋节了大家发月饼吧,不是这样的表面肤浅到吃的程度的文化。

参考资料:《遣悲怀三首·其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