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复制链接]

1#

01重阳节起源

农历九月初九,节号“重阳”。传统习俗是去登高和吃重阳糕,欢度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汉代的道学。在道家奉为经典的《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偶数视为“阴数”、阳数中“九”又被视为“极阳”,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重阳”。

“阳”又表示刚,重阳是“二刚相遇”而相克。所以又被视为“厄日”,登高和此时系茱萸仅是一种“解厄”之方法。

02重阳节传说

东汉年间,有个年轻人叫恒景。有一年,恒景的家乡出现了一个瘟魔。每逢九月初九,瘟魔都会出来散播瘟疫,恒景的父母也不幸被瘟魔害死。恒景悲痛万分,决定出门学艺,为民除害。他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一位法力高强的仙长。从此,恒景每天刻苦练功,最终学成了降妖的剑术。

恒景回到家乡,按照仙长的叮嘱,在九月九日这天,带着乡亲们上山避险,并且给每人一棵茱萸和一盅菊花酒。没过多久,瘟魔果然出现在山下,不过,它一闻到茱萸和菊花酒的味道,便不敢前进。

恒景手持宝剑,刺向瘟魔。瘟魔敌不过恒景,倒地而亡。从此以后,重阳节便有了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的习俗。

03重阳节食俗

古人插茱萸、喝菊花酒不仅是一种习俗,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菊花,性味甘、苦,微寒,有祛风、除热、解疔*,养肝明目的功效。平时多喝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除烦解*;菊花味香,用来酿酒,清新可口。

茱萸是一种药材,春开紫色花,秋结黑色实,性味酸、涩、微温,能温补肝肾、固精止汗,是“十全大补丸”、“六味地*丸”的重要成分之一。因此可见菊花和茱萸对人的保健作用。

宋代,城市经济得到发展,有些商人由登高想起了吃糕,便取高和“糕”之谐音,又在每块糕上插一“剪彩小旗"代表茱萸,这样重阳糕既包含了登高的意义,又象征插茱萸风俗。

这种重阳糕是由糖、油、麦面或大米面杂揉做的,里面加大枣。因专在重阳吃,就被命名为重阳糕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款重阳糕。

04五色重阳糕

一、材料:粳米粉克,糯米粉克,瓜子仁、芝麻各适量;

二、调味料:麦青汁(绿色)、莲子汁(白色)、松花粉(*色)、玫瑰浆(红色)、可可粉(咖啡色)各适量,黑麻沙克,白糖克;

三、做法:

将糯米粉、粳米粉混合,分成五份,分别加入五种芳香植物材料,加水和成带色面团;

将带色面团铺一层在蒸笼格上,中间均匀抹上黑麻沙,再在上面铺上另一种颜色的面团,刮平,五种颜色的面团交替铺完,在上面撒上白砂糖、瓜子仁、芝麻,上笼蒸熟,取出切成菱形块即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