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话重阳节 [复制链接]

1#

重阳节,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一年的农历九月初九。

因为在中国古代《周易》、“玄学”中,阴爻称为“六”,阳爻称为“九”。九”是“阳”的代称,农历九月初九是两个“九”,也就是两个“阳”,所以农历的九月初九,又被称为“重九”、“重阳”。

而且在中国古代《周易》、“玄学”中,0——9是十个基本数字。正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再大再小的数字,都是由这几个数字组合而成。

其中将一、三、五、七、九定为阳数,“九”在这一组数字中是最大数,是最为刚健吉利的,最受尊重的。

中国传统礼法素来有对数字的崇拜,再加上崇尚阳刚的传统,阳数相重衍生出了一系列规定:正月初一春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而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便为重阳。

并且,在古代,用“九五之尊”来形容帝王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用“三跪九叩”来定义最高形式的礼仪。

农历九月初九,即“重九”,有长久长寿、长长久久的含意,重阳节也就逐渐演变成尊老、敬老、爱老的日子。

古人认为,重阳节戴茱萸、饮菊花酒、登高可以避祸免灾。重阳节这一天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也成为流传至今的习俗。

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登山祈福”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人们相约结伴登山,于郊外饮酒,谓之辞青。

初唐四杰中的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特别是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更是令后人每读到此,心里便更多了一分怅惘。

同样是农历九月九日登高望远,同样是独在异乡,卢照邻有首诗中的心绪,和王维是一样的:“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重阳节这一天,不仅登高,还有赏菊花、饮菊花酒的习俗。

张可久写道“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

在《西京杂记》里就提到了菊花酒的制法:在农历九月,选择半开的菊花,连带少许茎叶一并捣碎,拌和在蒸熟的秫米醪酪里发酵,到第二年的农历九月,开封榨酿。

菊花高洁遗世,被古人称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隽美多姿,然不以娇艳姿色取媚,却以素雅坚贞取胜,盛开在百花凋零之后。

文人墨客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萃受人爱重。古人尤爱以菊名志,以此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坚贞不屈。

菊花酒是用菊花、酒曲、糯米酿制而成的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在古代,菊花酒被称为长寿酒。

菊花酒吉祥驱邪的寓意自不必多言,费长房叮嘱桓景于重阳节佩茱萸、登高山、饮菊花酒。道理便在于此。

从古至今,菊花也成为了文人借以表达思念之物。

如明朝的文森在《九日》中写道

《九日》

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三年过去了,故乡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想念着故乡的菊花,对着故乡庭院里的菊花隔空把盏,极目远眺。

其实,不妨看看晏几道的《阮郎归》“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重阳节里身处异乡,大可不必太过忧伤。既然有朋友有美酒佳肴,即使重阳节身在他乡,也不妨把他乡做故乡吧!

西郭书生。笔名董守一。

襄阳西郭外,乡野一书生。

平素喜好摄影,爱好文艺。

入佛门六根不净,进商界智谋不足,混文化圈才艺不佳。

闲来写几篇破文,讲自己的故事,也讲别人的故事,还有山水花草,和那几本书。

不成篇章,只求有趣。毁誉褒贬,一任世情。

扫描上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