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凉菊渐盛,重阳又至寄浓情”,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随着秋菊的盛开,又迎来了喜庆团聚和尊老敬老的九九重阳节。
在农历的月和日重叠的日子里,有着很多传统的节日,其中五月五端午节和九月九重阳节是其中非常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端午节和重阳节都有祛病避灾的寓意,端午节是农历五月盛夏即将来临,这个时候需要进行大扫除和防“五毒”;而重阳节则是要为入冬做准备,插茱萸和登高来祈求平安长寿的节日。
重阳节按照传统习俗,这天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九重叠的日子,因此有健康长久的寓意,而且过了重阳节冬季也将来临,草木开始枯黄凋落,因此重阳节也有了“老年节”、“晒秋节”或“辞青节”等称呼。
尊老敬老和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现在也成了很多年轻人孝敬父母和老人的节日,作为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自然有很多习俗和讲究,其中就有“九月初九5不做,增寿添福人长久”的说法,九月初九重阳节,莫忘老传统。
1、家中不摆菊花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观赏菊花和饮菊花酒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而且这个时候很多具有药性的菊花,可以清凉润燥,加上独特的芳香气味特别受人欢迎。
菊花素有“花中君子”的美誉,属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花朵,而且民间喜欢用菊花来进行祭祀和缅怀先人,因此菊花都是摆放在室外,而不应该摆放在家中,因为重阳节是祝愿家中老人增寿添福的日子,家里摆放容易凋落枯萎,花期很短,并且经常用来祭祀的菊花显然特别不合适。
2、医院探望病人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生病,重阳节是讲究养生长寿的节日,医院探望和走访生病住院的老人,免得给老人造成心理负担和压力。
重阳节不是家中的至亲,医院探望病人的,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去医院探望病人显得不太合适,毕竟重阳节正处于秋冬转换的时节,人很容易产生悲秋心理,去医院探望病人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陪老人聚餐不过晚重阳节回家陪父母和家中老人共进晚餐,这也是尽孝心的一种表现,而且重阳节素有饮酒祝福父母长辈增寿添福的习俗,这个时候举办一桌丰盛的家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很多老人三餐都特别规律,而且作息也很规律,重阳节回家陪父母长辈聚餐,也要控制好饮酒的量和吃饭的时间,不要打扰老人正常的作息规律。
眼下正是深秋向初冬转换的季节,讲究的就是遵循季节更替变换,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按时休息,不要因为过节打乱老人的生活节奏,让老人劳累和休息不好。
4、重阳节老人不杀生重阳节讲究的是养生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且这样的日子里讲究诸事顺遂和登高祈福,杀生沾染血污和听到动物临死前的惨叫显然多少有些不吉利。
重阳节操办家宴最好不要老人插手,能不杀生最好不要杀生,如果想要杀生也尽量别让老人动手,这传统习俗还是讲究一些好,免得事后让家里老人感觉心理不舒服。
5、不去阴暗人少的地方重阳节素有登山望远祈福的习俗,因为重阳节正是秋高气爽,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时候,人们登山望远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并且这个时候也到了草木枯黄凋落的时节,所以重阳节也有“辞青节”的别称。
重阳节是比较忌讳宅家不出的,但是出门也不要去阴暗人少的地方,毕竟重阳节是阳气秋季阳气达到顶点的时候,过了重阳节又到了昆虫蛰伏的霜降和初冬时节,重阳节去阴暗人少的地方容易感染风寒,而且也显得不吉利,所以重阳节这天是吸纳阳气的日子,出门别去人少阴暗潮湿的地方,多晒晒太阳感受秋冬转换的自然气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不仅是讲究养生长寿的节日,记得这“5不做”,为家里的父母长辈祈福,增寿添福安康长久,莫忘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