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香,诗意重阳——缙云书院辛丑重阳诗会
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登高怀亲朋,赏秋咏诗词。八十年前,年和年的重阳节,太虚大师在缙云山狮子峰上,两次邀约重阳诗会,数十名流,赏菊登高,吟诗作赋,共悲国艰,怀念亲朋。这是传诵一时的佳话。
今天,缙云古寺,盛况再现,名家圣手,济济一堂。
由缙云书院、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共同主办的辛丑重阳诗会,在缙云寺闻慧楼隆重举行。来自重庆诗书画界的专家学者们,登缙云,悟禅意,赋诗词,奏琴箫,雅聚闻慧,书画重阳。
缙云寺古称相思寺,敕赐崇教寺,始建于公元年,迭经兴衰,绵延至今,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多次受到帝王御题。年,太虚大师在缙云寺创办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抗战时期,缙云寺名流往来,冠盖云集。年太虚大师在此开讲“人生佛教”并结集出版,缙云寺成为人间佛教祖庭。
缙云寺自古就有办学的传统,宋代状元冯时行,明代两位大学士,江朝宗,王应熊,少年时均求学于此。历代官员文人,流连忘返,吟诗作文,题壁刻碑,积淀出厚重的人文。冯时行在此开办缙云书院,让文化在山乡传承。
年,在有关部门和各方信众的支持下,缙云寺已重建缙云书院,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益众生。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辛丑重阳,尤具芬芳。
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秘书长余析林先生,四大副会长:诗词研究院院长陈仁德先生,书画研究院院长徐亮先生,综合研究院院长赵有声先生,文史研究院院长董小玉先生。
重庆诗词研究院副院长陈长青先生,通联部部长、民盟书画院执行院长张涌先生,重庆大学教授李兴亮先生,重庆诗书画院委员张梦云先生。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周厚勇先生,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书法家协会顾问熊少华先生,重庆出版集团《今日教育》刊系副总编辑江省吾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大春先生,重庆金融书法家协会主席程崇梁先生,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左汝干先生,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曹建红女士,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李高清先生,奉春先生,直属诗社社长于宗涛先生,铜梁诗词学会会长兰洪绪女士。重庆围炉诗社社长郑永生先生,围炉诗社秘书长陈恩燕女士。
这是一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实践者,传承者。他们不辞劳苦,乘雨登高,齐聚在深山古刹,吟诗作画,诵唱经典。
诗会由陈长青和兰洪绪主持。
如清法师代表缙云寺方丈、缙云书院院长妙慧法师致词欢迎后,余析林秘书长、陈仁德院长分别致词,介绍此次盛会的缘由,传承古典诗词的意义,重阳登高的由来及今日敬老的涵义。
进入诗词咏诵环节,一经主持人召唤,王鹏辉率先登台,朗诵了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付丽峰也朗诵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他们俩是播音硕士研究生,一下子把专业性提到顶点。陈长青笑称要以一己之力,把专业性拉低点,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朗诵了自己即兴创作的五律。气氛轻松活跃,兰洪绪,董小玉,徐亮都加入进来,朗诵自己的作品。
诗词刚吟诵,书画即跟进。
熊少华开笔,不一时便把自己刚悟出的道理化成一首五言,挥毫立就。
王大春也铺开纸,展示缙云诗会有得。
程崇梁不甘后人,援笔铺陈七绝一首,张涌插缝泼墨,顷时便出缙岭秋深图。
江省吾此次得缘重逢三十多年前的导师赵有声,师生联手,江省吾题写了赵有声即席吟出的一首五绝。
胡继铭甘作活动支架,高举书家作品展示。
朗诵亦成了诗词发布会,高潮迭起,赵有声,周厚勇,曹建红,陈仁德,余析林,于宗涛,张梦云,纷纷登台,吟诵自己的作品。
灵感,似门外沥沥秋雨,飘然而至。诗兴,随着热烈掌声,勃然而兴。
朗诵间隙,陈恩燕抚琴吟唱了《陋室铭》,徐亮更请得郑永生执洞箫配合,咏诵了千古名篇《凉州词》。
闻慧楼,已是琴诗书画的乐园!
集体活动结束,合影留念后,大家一同到缙云寺斋堂,共进简朴斋饭。
再入闻慧楼,诗友们自由交流。难得的相聚,便引出无数的话题。有叙旧,有抒怀,有时评,有展望。文士风骨,充盈闻慧楼,飘溢缙云山。
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少有的四大研究院院长齐聚,便聚在了缙云闻慧楼。这是重庆诗词界的盛会,也是缙云书院的荣幸。
有道是:宫商古琴角徵箫,诗情画意闻慧飘。重阳细雨登山寺,缙云书院聚英豪。
千年的照壁,千年的石碑,千年的皇家古寺。重阳有王维,重阳有太虚,重阳有缙云书院。
情谊在延续,文化在传承。历史,在缙云寺扣合了纽带。
下一次盛会,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