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凡事讲礼》本期节目
重
阳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又称老人节。这一节日自古就有敬老爱老的传统,又因为重阳双九有长长久久的意思,因此重阳节在现代的意义是“尊老、敬老”。
本期节目通过聚焦重阳里的诗词
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该如何做到敬老孝亲
本期特邀专家
祁智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朗诵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诗学理事会副会长。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芝麻开门》《小水的除夕》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重阳节的诗词
?学生说
张晋宁: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郑好: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陆一心: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主持人说
凌志: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郭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专家观点
重阳节的诗词不仅只是表现尊老爱老主题的,还有很多主题,抒发了不同的情感。节目现场,祁智老师和大家分享了重阳诗词里表现兄弟情和夫妻情的两首诗词。
重阳节的
来历和礼俗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这些古老的传统民俗一直传承至今,被人们称为“九九重阳节”。中国历代文人雅士登高望远,抒发情感,因此留下很多名篇佳作。那为什么人们在这一天要相约登高望远,重阳节是怎么来的?自古至今,重阳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同学们最想知道重阳节美食有哪些?
?专家观点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说法有很多。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和吃有关,重阳节正好是丰收的时节,可以吃的食物非常丰富。吃的背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恩和憧憬。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登高赏菊,更多地是追求心情愉悦,追求高龄高寿,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
重阳节的尊老敬老
?学生说
郑好:古人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我想问一下主持人和祁智叔叔,如果亲人生病,我们真的要先给他们尝药吗?
?主持人说
凌志:古人尊老爱老的精神值得我学习,但是有一些方法没有必要照搬。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代社会,交通发达,从国内到国外也就十几个小时。所以我们可以去很远的地方,但是不管去哪里,要主动告诉父母和长辈,让他们安心。
?专家观点
现代社会,我们为生病的老人尝药,既没有必要,也不科学,可以换种方式关怀老人。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怎样对待老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杆;如何尊重老人,是一个民族道德水准的衡量尺。如何让老年人过得体面,生活便捷是社会正义的一部分。
首播:周五18:40
复播:周日6:10
周一19:10
周四0:25
?END?
(本期图片来自网络新闻、节目、嘉宾)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