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敬老,关键在于理解和尊重。
01
每年重阳节,全国敬老院都会迎来各地组织的“突击敬老”。
人们纷纷举办敬老活动,聚餐、文艺演出、发放慰问品等。
还有的为老人理发、按摩、洗脚,忙得不亦乐乎。
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敬老院的老人,一天要接受好几拨,甚至十几拨“洗脚任务”。
来源
新华网.10.3
还要配合前来的各路人马,各种摆拍,比划着不自然的动作,表情逐渐僵硬。
这一切,都让他们不胜其烦。
老人们就像一个个背景板,成为人们孝敬形象的凭证。
却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是否需要这些。
更可怕的是,一哄而上后,是一哄而散,给老人带来无尽的心理落差。
这真的能叫敬老吗?
在我看来,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罢了。
不要说养老院的陌生人,很多时候,即便是对待自己的亲人。
我们也常常只是做做形式,流于表面,根本没问过他们想不想这样。
其实,真正的敬老,关键在于对老年人的理解和尊重。
要把他们当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当成老朽。
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和重视他们的真实需求。
02
/聆听需求/
聆听需求,不是指听老人说话。
而是充分给予老人聆听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权利。
从小,我是被奶奶带大的,穿衣服、洗漱、算术,都是她教会我的。
那时候,真的觉得奶奶无所不能。
后来,我逐渐长大,奶奶也慢慢变老,她懂得的事情开始没我多。
虽然排斥用电子产品,但奶奶喜欢读书看报,看到报纸上有什么趣事都会问我们。
本来这是一件促进沟通交流的好事,却遭到我妈无情打压。
我妈其实很孝敬奶奶,钱、衣服、保健品,几十年来不断供应,对于老人家的一些无理取闹也挺包容。
但对于各种提问,会嫌她麻烦,基本不说实话,只用她听得懂的简单话语忽悠过去。
比如我妈经常网购,常有快递送上家,见她大包小包的拿回来,又不用给钱。
奶奶就很好奇,问:“这是啥,怎么不用给钱?”
我妈不想解释网购,觉得说了她也听不懂,就说,“不是买的,别人送的。”
奶奶总觉得哪里不对,就像吃一记闷棍,也不敢再追问。
之前,奶奶关心我工作问题,叫我给她讲一下平时是干什么的。
我用通俗易懂的说法,给她耐心讲解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