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喝菊花酒,吃重阳糕,都已成为重阳节的重要文化符号。同时,这一天也是国家法定的老年人节日。因此,过重阳节既要过出孝老爱亲的浓浓亲情味。还要过出重阳节更多的文化境意来。
过好重阳节,树立社会文明新风,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承敬祖,敬老,感恩的孝道文化和理念,透过流传多年的文化习俗,我们可以感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尊老敬老更是蔚然成风,为此,以重阳节为契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赋予重阳节更多文化内涵。不仅能够让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有效促进社会文明和谐。更能够进一步推动和营造敬老,孝老,爱老,助老,为老的浓厚社会新风尚。
今天就为大家科普一下重阳节的起源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叫做“重九节”或是“老人节”。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我国人民对重阳佳节历来有着特殊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佳作,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明天是九月九重阳节,丽阳晒醋在此祝您阖家欢乐,健康长寿!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