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话剧在中国话剧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初期的抗战话剧创作者受激烈的爱国情绪感染,往往用简单、直白的创作方式,塑造高、大、全的人物,话剧作品体现出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1940年12月,宋之的《雾重庆》在重庆大剧院上演,这个作品以逃难到重庆的几个大学生的生活细节为素材,体现了真实的生活与真实的人性,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