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阳节,我们来聊聊这个节日的传统内涵江
TUhjnbcbe - 2022/11/11 20:33:00

说到传统,中国因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几千年下来,被保留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其中最多最完整的要属于节日文化,你千万不要以为老祖宗整天想着玩乐和狂欢,我们从没有莫名其妙的去坚持做一件事情,还普及到大众的,传统文化里的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今天要说的重阳也是如此。

如今我们把重阳当成敬老节,其实是非常合理的。重阳虽然在古代没有所谓敬老节的说法,但是它却跟国人一直追求的健康长寿理念相互契合,才有了今天这个被衍生出来的节日。

关于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代祝词》:“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祝健等活动场景。

在汉代初期,这些节日还在宫廷和皇家内部流行,民间并不清楚,或者说没有进行普及。据说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可以想见,官家私享的一些礼仪习俗,在被平民化以后,其实它才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也说明老百姓其实更需要物质的同时,精神层面的享受也非常重要。中国的传统里,有很多文化都跟数字分不开,老子在道德经里阐述万物开源用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说法是早期的朴素的宇宙观念,直到今天都很有意义。而九则是归一和回源之数,所谓九九归一,归根到底。风水文化中当九数尽的时候自然回转一。表示自然界的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其实,“九九归一”虽然指的是“周而复始”或“归根到底”,但不是原地循环,而是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再到新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螺旋式前进和发展的运动过程。它体现了人类对一切事物发展认识的辩证唯物论的哲学思想。在这里,“九”是最大的,也是终极的,古今人文建筑都以之为“最”。

要想“九九归一,终悟大道”,还需要“一四七,三六九”,一步一步往前走。九九归一即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又回到本初状态。其实,这种回复不是简单的返回,而是一种升华,一种再造,一种重生,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所以中国人把九看成一个顶峰又回到原点的意义。重阳则是这个意义最好的诠释。

古人对重阳的重视是因为它既有成熟又希冀新生,九九代表久久,又是很尊贵之数,秋季又是收获的季节,所以这个时节的到来,大家的心情非常好,而且更加适合郊游,登高望远,以及祈福。一切的美好,源于头两季节的努力,虽然我们总结在春节,但是古代的冬天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作为,万物都在一个蛰伏的时期,唯独这个时候,既能够整点过往,还能让自己有旺盛的奋斗力。

但是这一天又属于奇数,大阳双九,其实古人认为是大凶之日,其实就是好到极致怕乐极生悲,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向来不推崇大悲大喜,凡事都会留一线,所以古代人是不会互道快乐,但是也会祝福平安。

今天不管过去怎过,我们已经对重阳的认知和认识更多的倾向于孝道文化,我个人觉得这个很好,我们希望长久,希望家里的老人健康长寿,也希望自己的事业顺利和生活幸福美满,长长久久,所以九九重阳之日,我们愿意它是一个吉祥平安,长久的日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阳节,我们来聊聊这个节日的传统内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