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重阳节送祝福传递感恩之心你知道重阳节习
TUhjnbcbe - 2023/8/12 21:33:00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茱萸节、菊花节等,九月初九,二九相重,故称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故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重阳节的中华传统习俗有哪些

这些习俗又有怎样的传承和起源呢

且听我慢慢道来~

左祖右社,礼亦至焉——祭祖

重阳节的源头,最早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季秋纪》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九月大火,祭祀星宿“大火”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退隐,秋冬交接,古人常将重阳、上巳和寒食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此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籍野饮宴,益寿延年——长寿、宴饮

南北朝《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民间认为九月九日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茱萸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登高辞青

“登山祈福避灾”的习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开来,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皆是家族倾室而出,九月九秋高气爽,可以登高远望,活动筋骨。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赏菊

从三国魏晋以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农历九月俗称菊月,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此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白居易《咏菊》中有“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菊花酒,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直到明清,菊花酒仍是盛行的佳饮。

农俗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一脉相承,敬老爱老——老人节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节是中国祭祖的四大传统节日,年12月28日,国家确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小时候总以为

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健硕的人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那时的我们一刻也不想离开父母

随着慢慢长大

我们想远离父母的束缚

寻找那诗意、自由和远方

后来我们开始工作

因为工作、家庭、压力……

才明白这世上最珍贵的是时光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旅途的风景

唯有感恩之心常在

传递感恩之心!为父母添寿!

也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家庭幸福平安!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阳节送祝福传递感恩之心你知道重阳节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