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贵州村BA的B面
TUhjnbcbe - 2023/9/12 20:58:00
白殿风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李正恩与吴小龙合影。(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封面新闻记者边雪张奕丹杜卓滨

到现在为止,李正恩还不明白,这场自打记事起,甚至父亲记事起就举办的“六月六”台盘村篮球赛,为什么突然在网上那么火?

作为台盘村这系列球赛的主办者之一,也是台盘村篮球队球员,他甚至都不清楚,村BA到底是什么。“我理解的就是,有很多村民来观看,所以叫做‘村BA’?”

初学者李皓轩的篮球,打得远没有父亲李正恩好,但9岁半的他却更清楚“村BA”的概念:“村BA就是我们村里的篮球比赛,因为在村里打,所以叫做村BA。”

“村BA”是不是火出圈了,李正恩没想过深究,因为这并不影响他带着儿子继续打篮球,更何况无论“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有没有网民和线上观众,都是贵州黔东南州的台江县台盘村,流传了近百年的传统赛事。

与李正恩不同,同样是主办者之一的吴小龙对外界的变化更加敏感。作为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他认为这次的“火”,也许能为这个贵州东南角大山深处的小村庄带来一些改变。

独特的地质气候和苗家传统,造就了台盘村别样的民族风情,作为连接凯里、台江、镇远、革一、施洞、凯棠等周边城市的交通枢纽,在每个炎热的夏天,来自各个村庄、乡镇的篮球队都会从四面涌向台盘村,带着篮球,为自己的队伍拼尽全力赢得比赛。

而观众也会默契地将球场水泄不通的包围,树上、房顶上、山坡上总会挤满了看球赛的村民,年复一年。

台盘篮球队进行日常篮球训练。(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村BA”的

魅力

外地打工的年轻人请假返乡参加球赛

李正恩的家位于台盘村村口第一个红绿灯处。

再向西南方2公里,便是今年夏天最火的篮球赛举办地——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场。比赛结束后,“中国‘村BA’圣地”几个大字用红色的油漆,粉刷在球场右侧的墙上,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背景板,新球场建设的两个方案,也摆在一旁公示。

游客在台盘村网红球场打卡拍照。(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一个月前,你面前的这条马路全都是车,都是赶来看比赛的人。”李正恩站在路边比划着,尽管眼前的马路,已经随着“村BA”的结束而恢复了宁静。但他仍记得当时球赛的热闹场景,“看台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山坡上都是人,很多人跑到附近居民家的房顶,探个头出来看,也有很多年轻小伙挂在树枝上看。”

与如潮水般涌入村子看球的球迷相呼应的,是从各地赶回来参加比赛的球员。“打球的很多都是村里的年轻人,平时都在外面打工,每年球赛开始,他们都会请假赶回来参加比赛。”李正恩说,远的包括广州、东莞这些地方,近的也有凯里、贵阳等省内地区。

年轻人为什么愿意请假返乡比赛?李正恩最能理解的。“很多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从小打球赛长大,都是很热爱篮球的,年轻人也是球队的主力球员,回来参加比赛也能让自己的球队增加获胜的概率。”

吴小龙参加“村BA”比赛时赢得的奖状。(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球员们还会在球赛结束后烧烤,吃饭,彻夜聊天,非常的热闹。

李正恩称这也是“村BA”影响下,构成台盘村“天亮文化”的一部分,因为常年在外难得相聚的球员返乡,有聊不完的话题,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球赛结束后大家还会一起总结,不知不觉就坐在球场上聊到了天亮。”

年轻时的李正恩也一样痴迷于参加球赛。年,他在广东做辅警,但一到六月六就要请假回来打比赛,一次也没缺赛过。“在村里打不过瘾,我还开车去多公里远的村子打球,最远去过多公里外的安顺。”

今年的台盘“村BA”,李正恩参加了中年组的比赛,并在8场球赛之后取得了亚*。类似的成绩,也经常出现在他参加的比赛中。年过40后,无论是否进入决赛,李正恩觉得都差不多。“现在我们打球就只要开心就好,这个年纪的话结果就无所谓了嘛。”

虽说上了年纪了,可一旦穿上队服站在球场,肯定都是拼尽全力的,这也是“村BA”历届球员流传至今的篮球精神。

“这次筹办和参加比赛,我一共瘦了十几斤,每年比赛完都要瘦。”在“村BA”的赛场,球员间会有明显的体力对抗,李正恩介绍,这也是种“好斗”的体现:“除了篮球,我们节日的时候还会有斗水牛、斗鸡和斗鸟比赛。这种寻求对抗,是我们自古流传下来的传统。”

这一传统不仅体现在各类比赛项目上。

在台江县环城路,醒目的巨幅石雕画“苗族五次大迁徙图”,记录着古代苗族酋长蚩尤带领着族人,斗智斗勇的迁徙故事。时至今日,开山斗勇的性格,依然流淌在台江苗族同胞的血液中。

台江县石雕蚩尤。(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跟大多数“村BA”的球员一样,打小就被父亲扛在肩上看球的李正恩,早就种下了一颗打篮球的种子,他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是科比,“因为科比打得好”。

没有专业的教练,自己摸索练球的李正恩因为错误的打球方式,造成双手小拇指的骨折。“当时没太注意,给手上绑了胶带就继续去打球,球是打好了,但手就成这样了。”抬起双手,李正恩两只小拇指在骨节处外翻的十分明显。

李正恩打篮球造成小拇指骨折。(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在黔东南,打好“村BA”,不仅是一种民族的传承,还能成为自信的源泉。

“村里虽然球队多,但谁打得好大家都会讨论,都能知道。我年轻的时候,村里人都叫我‘小科比’,连我老婆的哥哥也知道我球打得好。”成家后的李正恩减少了出县城打球的次数,比赛都尽量选择离家近点儿。也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村BA”的组织筹办上。

“我上学开始参加的比赛时,只有以公开组和女子组两个组别,但并不合理。”8年,为了让全省更广的选手能参加球赛,李正恩、吴小龙与其他“村BA”球赛组织者一起对参赛组别进行了调整,新增了“少年组”“村村组”“中年组”三个组别,来提高参赛者和观众的体验。“今年参加球赛的队伍有近支,一大半都来自别的村镇,还有上万名观众,其实每年看球的人都这么多。”

见证

“村BA”

无论有多么拥挤,村里人都会给他留个位置

年7月12日下午5点,台盘村“村BA”初日赛程过半,球场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看着太阳西落,李光发开始收摊去球场看球,他从不担心自己会挤不进去,或者没有座位看球。

大家都知道李光发的“观众地位”不一般:当这个91岁的老球迷缓步出现在赛场,工作人员总会为他找一个视野尚佳的观众席位。“这种位置不多,都是为我们这些老头子准备的,几十年了,无论多么拥挤,村里人都会给我留个位置。”

对李光发而言,人生重要的时间节点,年算一个。

李光发讲述自己观看“村BA”61年的故事。(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那一年,辗转在永江和贵阳当工人的他,回到了自己出生的故乡台盘村,也是从那一年起,他成为“村BA”最忠实的观众,傍晚的时候去球场看比赛,看到凌晨回家睡觉,这一看就是60年。

李光发回忆,刚回台盘村看比赛的那几年,还没有现在用的篮球,球赛用的球是用棉花和烂衣服一层层地裹起来,团成球形用绳子固定成棉球。

“篮筐也不是现在的篮球架,就是找竹藤编成一个藤圈,找木板固定起来,用一根木杆插在土地上。”

这大抵就是“村BA”的雏形了,李光发称没有篮球的球赛,是比个“热闹”。“那个时候比赛没有什么规则,裁判也不专业,但还是很多人看的。”

年开始,台盘村篮球赛开始有了专业的篮球和篮筐,李光发觉得比赛也越来越精彩了。

时代在变化,“村BA”也一样。“赶上了好时候,球场也好了,人也多了,现在的比赛打得更好了!”

这些话说完后,李光发因为激动而咳嗽了两声,长舒一口气后,他继续跟说道,六月六的篮球赛结束以后,村里面还来了外地的球队,自己又连着看了好几天。“前两周有个广州的队伍,过来跟台盘队打比赛,也打好,扣篮好看!”这是“村BA”比赛的精彩和观众的热情向全国辐射的结果。

8月初,广东顺德男篮前往台盘村,与当地球员举办了一场交流赛。

当一个村庄有了故事,就有了凝聚力,而“村BA”无疑是台盘村最有能量的故事之一。

从未打过篮球的李光发,见证了随着时间推移后,村里球赛在每一个细节的革新,观众更是“村BA”如此精彩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山人海的观赛现场通过互联网直播平台蔓延到全国,屏幕背后,全国乃至全球,有更多人成了“村BA”的观众。

对“村BA”的出圈,李光发并不在意,他只在乎明年夏天,还有没有精彩的篮球比赛在上演。

在街边摆摊的91岁李光发。(封面新闻记者拍摄)

“村BA”

继续

流传近百年的赛事,不会在我们手里改变

“村BA”突如其来的流量和

1
查看完整版本: 贵州村BA的B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