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农村民俗节日,你知道多少
TUhjnbcbe - 2023/10/7 17:07:00

1.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农村过去正月十五要玩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家家张灯结彩,亲朋聚会,十五晚上祭奠先祖。亮灯表示大年完毕。

2.二月二日是土王会,农民不许动土,动了土田地里就会生长虫子。这天最好能下点雨,天不能睛,晴了会反春,反春便会下起大雪。俗话说:“二月初二晴,树叶发两层”。

3.三月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主要进行祭祖扫墓等活动,农村称之为“上坟”,“挂青”,以示有后来人继承家业。过去大家族有祠堂,可以举办清明会,以举行祭祖活动。

4.四月二十八日是药王会,药王要种药,种草,是医生祭拜药王的纪念日。

5.端阳节: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农户在大门上挂菖蒲、艾蒿辟邪,去除晦气。家吃棕子,为了纪念屈原。

6.“六月六,晒衣服”,六月六表示三伏天,天气暑热,把衣服晒晒不会发霉。

7.七月半。七月十三日,为月半节,是亡人的节日,要给去世的人烧纸钱。“七月半,*乱窜"是农村迷信,要给家亲及野*一些路钱,让他们去往更远的地方。

七月七日相传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女孩们在这晚上对着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8.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是祭拜月神,让月亮不再残缺。因为圆月和月饼都是圆的,象征人间团圆,所以这一天人人赏明月、吃月饼,表示天地合一,团团圆圆。

9.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是老人与朋友结伴,喝桂花酒,以求往后能健康往来。

10.十月初一为寒衣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日子,表示夫妻恩爱。这一天,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11.腊月初八为腊八节,要吃腊八饭。人们用五谷杂粮煮上一锅粥,吃了腊八饭,以求第二年能够五谷丰登。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也叫祭灶日,传说这天灶王爷要上天汇报所在人家这年里的善恶,以降祸福。所以民家有“二十三,老灶爷上天”的传说和“二十三,糖瓜粘”的习俗。目的是为了用糖瓜粘住老灶爷的嘴,让他只能说好话,不能谈恶事。灶王爷像的两边还贴有对联“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也是这种意思。

过了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的的节奏了,俗话说:“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充分展现了农村过年的热闹景象。

12.过年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表示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户户挂彩灯,放鞭炮,祭祖,全家人喝美酒,吃年夜饭,享受天伦之乐,生活之美。

除夕(大年三十)这天下午要先到祖坟祭拜,烧香纸,磕头,以及放鞭炮。根据习俗,三十晚上的灯火要持续到天亮。全家人要一直守到天亮,称为守岁。大年初一清晨,照样要去祭祖,所有后辈都要去给先祖拜年,以保佑子孙平平安安。三十午夜过后,要放鞭炮,表示旧年已过,新年已来。新年到来大人要给小孩子压岁钱,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一到过年的时候,所有外出人员,不论路程有多远,都要赶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骨肉情深,一年相爱,聚中有情,情中有义,家中有老有小,陪同老人过年,为老人行孝,使老人放心。正如歌中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平平安安”感到家庭温暖,社会和谐,家和万事兴就好。

大年初一,人人换新装,新的一年开始,要给亲人拜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恭贺新春的一种方式。家人开始走亲戚,走访长辈,认识亲朋好友,逄会相见,俗话说:“人不走不亲,水不搅不浑”。不行走,时间长了,互不认识,是亲也不亲,忘了祖宗,忘了亲朋。常言道:“一辈姑,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

走完了亲戚,就可以出发,回到自己的住所,安心工作或者出门打工,在新的一年里,期盼着平平安安,和谐顺利,事业有成,人兴财发,万事如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农村民俗节日,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