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十五夜望月同步学习提升
TUhjnbcbe - 2023/10/18 17:54:00

一导读

中秋月夜,望月怀远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这一天,游子们都会赶回家中,与亲人共度佳节,共享团圆时光。而诗人却无法回家,只能独自面对冷月,思念家乡的亲友,他的内心是多么孤独寂寞啊!

二要点

1会写“侯、章”等7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课前预习探究

《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可以按照景物出现的顺序背诵前两句,然后根据翻译,理解后两句的意思,多读几遍,直到背会。

①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②中庭:即庭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

④栖:鸟类停留,歇宿。⑤冷露:秋天的露水。⑥湿:打湿。

⑦尽:都。

⑧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念亲人的思绪。

⑨落:在,到。

(luò)降落落地

(là)落下丢三落四

(lào)落枕

四内容梳理

五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

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了庭中的桂花。

六从诗词学知识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地白清冷(或寂静、凄凉等)

2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诗歌描绘的画面。

月光洒落庭院,地面一片雪白,鸦鹊在树上栖息着,秋露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

点拨:边读边想象画面,圈画出前两句诗中的景物,然后把这些景物串联起来,用合适的词语来描绘画面。

七主题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中秋的月色和望月怀远的情思,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的中秋之夜的图景,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友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八感悟:

《十五夜望月》以月寄托相思,抒发思乡怀人之情。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人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寄托恋人间的相思之苦,或蕴含对故乡家人朋友的无限思念。我们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光。

九朗读节奏划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古诗词难点突破:

这三首古诗分别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示例:

《寒食》写了寒食节赐火的习俗。寒食节禁火,日暮传蜡烛,皇帝将火种赐给王侯新贵,以示恩宠。

《迢迢牵牛星》与七夕节有关。

《十五夜望月》写了中秋节望月的习俗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这一天的月亮又圆又亮,所以亲人们都会在一起赏月。久而久之,赏月就成为中秋节的一种习俗。

其他诗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了重阳节登高、插菜莫的习俗。

②王安石的《元日》中有“爆竹声中一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写了春节时放爆竹屠苏酒的习俗。

十一描写传统习俗的古诗词拓展: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更多学习,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十五夜望月同步学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