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元宵节这些重大节日
TUhjnbcbe - 2023/11/6 20:50:00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诗题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农历九月九日即中国的传统佳节重阳节。节日,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远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他们的思乡怀亲之情,在平日里肯定也是存在的,但是不一定明显的流露出来,而一旦遇到“佳节”就很容易爆发出来,甚至一发不可抑止。

这种体验,可以说人人都有,王维用这样一句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成功地表现出来,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感情的格言式的千古绝唱。那么,在其他重要的“佳节”都有哪些“思亲”的千古名句呢?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戴叔伦的《除夜宿石头驿》。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在旅馆未归家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自己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悲情。一个离家万里的人,想念自己的亲人,却只有“寒灯独可亲”。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历来冬至大如年,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样,诗人通过描写家人在深夜里谈论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白居易以直率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人们常有的一种生活体验,感情真挚动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思乡,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几成绝唱。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在历代咏中秋的篇章中,也是较为著名的一首。明明是要表达自己的思亲之愁,却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问“落谁家”,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表现的蕴藉深沉,也愈发显出诗人的痴情,手法高妙。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这首词出自明代大才子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写元宵节后的独酌思乡。“迟迟月”与“翦翦风”,点缀出早春夜晚的清寒,也烘托出怀乡的愁绪。末两句以歌酒故作宽解,更见乡愁的深挚婉曲。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杨徽之的《寒食寄郑起侍郎》,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之俗。此时此景,登高见之,倍生思家之念。全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显得自然而清新。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于谦《立春日感怀》,是作者在击退了瓦刺入侵后第二年的一个立春日在前线所写。遇此佳节,引起了作者思亲之念,但是为了国事,又不得不羁留在边地。诗中表达了作者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元宵节这些重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