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清明稗史札记
TUhjnbcbe - 2024/2/27 16:07:00

“清明”是中国民间较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在民间的意义和地位仅次于春节。据记载,“清明”始于周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一种固定的民间风俗。

广东圆玄道观“清明”祭祀孝亲活动现场。

相较其它传统节日,“清明”有三个特别之处:一是兼有“节日”和“节气”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即扫墓、踏青等;三是兼有“肃穆”“悲伤”、即扫墓祭奠活动,与欢乐、即踏青游玩两种情感氛围。探究起来,源于“清明”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而且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清明”在节俗的形式、内涵上均有所调整和革新。

广东“清明”踏青旺地的南沙湿地公园。与冬天观赏候鸟迁徙不同,清明时节的南沙湿地公园是观赏留鸟产仔的最佳时节,白鹭和夜鹭扎堆产仔,也有的鸟儿忙着教育后代生存技巧,一派和谐温馨的场面。

其一,现行的“清明”是“节气”和“节俗”的综合日。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作为节日的“清明”与纯粹节气的“清明”是有很大区别的。节气,它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按照旧的习俗: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香烛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点上香烛,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植树传统。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其二,“清明”扫墓,不过扫墓乃是寒食节的内容。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的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节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所兼并。据记载,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在唐朝初年已蔚成风气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后来,寒食扫墓之风盛行全国,时有官吏回乡扫墓而耽误职守,所以朝廷颁布*令解决假期问题,唐开元年间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增加到七天,官员们就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祖之事。由此可见,当时的寒食节与“清明”已合二为一,并成为了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一直到宋代,寒食节依然放假七天,其扫墓、祭祖的重要程度均已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腊祭。

唐宋时期,人们所说和所过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的“清明”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和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了一起。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这一天,也被当做重要的日子。晚唐、宋代以后,禁火、冷食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凸显出来,以此来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就只知道“清明”,而不知有“寒食”了,但仍有少数地方保留有禁火、冷食之习俗。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习俗。“满街杨柳绿烟丝,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洞,女郎撩乱送秋千。”唐代诗人韦庄的诗作,反映了女子过清明流行荡秋千的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

相传春秋时,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承王位,设*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夷吾和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重耳逃亡时,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弟弟夷吾追杀,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受尽了磨难和屈辱。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給重耳吃。当重耳吃后知道是介子推用自己腿上的肉做的汤时,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主,要好好报答介子推。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山西绵山介子推母子石像,绵山因介子推而被封为介山。介子推作为道家思想的先驱之一,身体力行着道家清凈无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朴素思想。在西汉刘向所著的《列仙传》中,介子推已被尊奉为道家神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石桐水,即绵水,出介休县之绵山,流经石桐寺西。石桐寺即介子推之祠。年,山西绵山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清明寒食文化之乡”。

晋文公执*以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追随他逃亡的臣子大加封赏,而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总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为官,已背着他的老母亲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亲带御林*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到大火熄灭后,终究也没见介子推走出山来。晋文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坐在一棵被烧焦了的大柳树下已经死了,且留有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颗被烧焦了的大柳树死而复活,且绿枝千条,随风飘舞,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上前去,珍爱地掐下一支,编成一个圆圈戴在头上。当天又恰逢是“清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

“清明”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清明”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其三,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的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据记载,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活动习俗通常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在水中沐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的亡*,也召唤自己的*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春季要招*;三是春嬉,即到野外踏青嬉戏。

《曲水流觞图》。上巳节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上巳节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据《诗经·郑风·溱洧》记载:溱与洧,方涣之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許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续魄,祓禊岁秽。”按上述的描述和解释,上巳节就是在郊外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后快乐地春游。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地祓除和招*,二是快乐地嬉游。虽然祓禊、招*的仪式很重要,但是当时人们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春游。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据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欢。”这段文字里面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郊游、宴饮的活动。唐朝时,三月三日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边大宴群臣,即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到水边饮宴郊游,唐代刘驾在《上巳日》中写到:“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由于时间与“清明”临近,又都是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还是分头进行,后来逐渐合二为一,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俗之中了。或者说,“清明”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了上巳节的传统。

壮族过三月三大多是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朝开始,“清明”逐渐成为了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的民俗节日。唐代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写到:“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这可以作为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至宋代以至明清,“清明”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中国有着绵长的农耕文明,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儒家文化讲究家国一体,治国平天下,先从修身齐家开始。社会细胞——家庭和谐、兴旺了,众多社会细胞构成的国家也就和谐了,也就有了希望。因此,“清明”看起来是家庭的事,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实际上也是社会的事,是事关民族、国家的大事。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行公祭烈士活动。

今天,“清明”又有了时代的新内涵、新价值,“清明”也由缅怀先祖发展到缅怀革命英烈。在这个节日里,不仅会想到自己的亲人和祖先,也会想起和怀念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献出了生命的无数革命先辈。

1
查看完整版本: 清明稗史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