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年级下第三单元古诗三首,了解中国的 [复制链接]

1#
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m.39.net/pf/a_7534559.html

“寓情于景,景中含情”这是古往今来诗人一贯的写作风格。《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这样的三首诗。

《元日》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爆竹”“屠苏”“新桃换旧符”,充分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清明》一诗借写清明时节苦闷的行旅之人在蒙蒙春雨中孤身上路的情景,表达了悲凉寂寞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的一首思乡怀亲名作。

《元日》:

“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以“元日”为题目表达了诗人执*变法、除旧迎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一句展现了当时的民间风俗。“新桃换旧符”与诗开头“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意思照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深意,寄托了诗人乐观自信的情感。

“屠苏”是一种草名,也有人说,屠苏是一种房屋,在这种房屋里酿的酒被称为屠苏酒。在本诗中屠苏是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清明》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四月五日前后,春分后第十五日。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中国传统节日。经历史的发展演变,清明节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因地域不同,又存在习俗差异,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雨纷纷”属于环境描写。通过对清明时节春雨绵绵这一情景的描写,烘托了凄凉的气氛,凸显了诗人的愁绪。

“牧童遥指”既交代了本句话的主人公,又补充了上句问路的对象,这位牧童并没有说明哪里有酒家,只是指了指远处。这一动作比语言更好,因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行人隐隐约约看见杏花盛开的地方隐藏着一个小村庄,从那里似乎飘来了阵阵酒香,让人精神一振。而这样的动作描写使本诗所表现的画面更为生动,牧童这一指,将读者的目光也吸引到了不远处的“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称它为“重阳”,也叫“重九”。其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每年九月初九,皇宫中的人们都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因此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起句一个“独”字,既刻画出诗人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形象,又传达出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两个“异”字迭用,更加强了诗人的孤独之感,为诗的画面增添了凄楚的色彩。一个“倍”字,既渲染了思亲之情的强烈,又表明了平日思亲之频繁。

后两句诗从自抒胸臆写自己思亲,转笔写到亲人节日也在想念自己,从而加深了诗人珍视手足之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

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清明本是亲近自然、礼敬先祖的好日子,但却有人在这样的日子里孤身在外,遭受风吹雨淋;重阳节使身处异乡的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更切。

愿天下的游子都不再受羁旅之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